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29日
總統出席第13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參加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的第13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對得獎藝文工作者長期的付出與貢獻表達高度肯定。
  總統表示,這次的得獎名單反映出對藝文工作者長期貢獻的尊重,是活動最大的特色;他指出,王大閎先生是建築界中元老的元老,90歲的高齡創作出許多傳世之作,如國父紀念館詮釋出國父人格與風格,莊嚴而不華麗,他在建築設計上融合了西洋專業與中華文化,建立建築作品的特色;王文興教授任教於台灣大學,在拜讀他所著作的《龍天樓》後深感震撼,並體會到文字所呈現的巨大力量;而表演藝術家金士傑先生一旦步上舞台,渾身是戲,表演藝術讓許多人印象深刻;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先生的創作,近年來受到國際藝術界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雖爭議不少,但震撼力卻不小;剪接指導陳博文先生其工作都是為人作嫁,是幕後英雄,透過技巧的發揮,忠實呈現導演欲表達的理念,功力匪淺;指揮家廖年賦先生靠自己的力量組成樂團並認真投入,能獲得「國家文藝獎」就是肯定他的長期奉獻。
  總統指出,國家建設中,「工程」可以使國家變大,但只有「文化」可以使國家變偉大,因此在文化方面應該要有更多的投入。在金融海嘯與金融衰退後,政府已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台灣未來要推動的六項旗艦產業之一,政府與民間應該要有更多的力量注入其中。
  總統表示,今年是政府遷台60年,中華民國的歷史有38年在中國大陸,60年在台灣,過去這60年已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在自由、民主、鼓勵創作的氛圍中,文化創意工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點難能可貴,我們應該在文化發展的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此外,對於「國家文藝獎」舉辦13年來獎金從未變動,總統建議文化建設委員會可提高獲獎者的獎金,他強調,任何人的成就無法用金錢衡量,提高獎金僅是表達對藝文工作者的尊重。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