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23日
副總統出席「臺灣光復64週年音樂會」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在南投市省政資料館國際會議廳舉辦的「臺灣光復64週年音樂會」,並應邀致詞。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代表馬總統出席「臺灣光復64週年音樂會」,與大家一起用音樂慶祝臺灣光復節這個重要的日子。
臺灣的歷史就像一首交響詩,千百年在這個婆娑之洋上的美麗之島,我們的先民譜出一篇又一篇動人的樂章。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先安居在這塊土地上,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接著渡海而來,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到了17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分據臺灣北部、南部。後來,鄭成功奪回臺灣,清廷又打敗明鄭,大陸移民再次遷臺。19世紀末,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臺灣淪為日本統治。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臺灣光復後,進入另一段感人的樂章。在座許多人的父母,跟我一樣都曾經歷過當年臺灣光復的歷史時刻。這段樂章,加上1949年國共內戰,中央政府遷臺,大陸各省同胞隨之遷移,成為這首臺灣交響詩中高潮起伏的一段組曲。
64年來,臺灣從傳統到現代、從落後到進步、從威權到民主,在風雨中不斷地成長、茁壯,並締造了世人矚目的「臺灣經驗」。在此,我們應該為64年來,這塊土地上所有人民,共同努力締造出來的成就,感到驕傲。
這篇動人的樂章,仍繼續進行中,在座所有人,都是在共同譜寫、演奏樂章的音樂家。尤其,在全球化的開放時代,愈來愈多新移民陸續加入臺灣,使得這首樂章更加多元、更加繽紛。今天,我們緬懷著先人的成就,也要繼承著先人積極、開放及堅毅的精神,在21世紀為臺灣寫出更動人心魄的樂章,驕傲地向世人展現「臺灣精神」。
這個臺灣精神,將貫穿這首臺灣交響詩的主旋律。慶祝臺灣光復節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把這個「全體國民共同的資產與驕傲」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臺灣精神永世不朽。
最後,讓我們共同為臺灣加油,祝福臺灣的未來,又將是一篇光輝燦爛的偉大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