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18日
副總統出席「98年高階領導研究班第1期開訓典禮」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行政院所主辦「98年高階領導研究班第1期開訓典禮」,期勉全體學員培養優異的規劃、溝通與執行能力,同時懷抱敬業精神與使命感,在國家轉型的關鍵時刻,一起承擔重任、共同打拚。
  副總統表示,他在去年當選後就開始催生成立高階領導研究班,希望讓國家的高階文官深入瞭解政府的治國理念與施政方針,今天終於看到成果,他感到十分欣慰。
  副總統以自己為例指出,他是從基層公務員做起,從民國52年科員到89年行政院長的公務生涯,兢兢業業、一步一步走到現在,他勉勵大家,常任文官是政府的重要支柱,要懷抱感恩的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心力。
  副總統並特別舉日本電視劇「官僚之夏」與大家分享,他指出,這部電視劇描述戰後一個通產省公務員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1955年,戰後的日本開始迎向每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的高速經濟發展時代,那時日本的通產省發布許多產業復興計畫,其中包括「國民車構想」,希望通過國家的補助,協助企業製造一部「能乘坐四個人,且時速每小時100公里,有10年耐久性 ,售價25萬日元的國產汽車」。這個當時被美國人譏笑為只能製作玩具車的計畫,在日本通產省的技術官僚和民間車廠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時至今日,如豐田汽車等更已是國際知名的日本汽車大廠。
  同樣的,1957年,東京鐵塔開始建設,很快在隔年的10月建成,讓日本走向電視播送的時代。只是,當時一台電視機售價25萬日元,對大部分家庭而言,是一項遙不可及的奢侈品。為了讓一般家庭也能擁有電視機,通產省的官員又開始研究,和廠商策劃進行大規模生產,希望將電視機價格壓縮到1萬日元。就因為通產省官員鍥而不捨的努力,後來,日本才有SONY和國際牌等國際品牌家電的產生。
  副總統說,日本除了汽車、電視,包括捷運、地鐡、電腦化等都是在官僚體系認真執著的推動下誕生,日本能在戰後一片廢墟中迅速站起來,文官體系的敬業精神及富使命感是重要關鍵。前幾天,他接見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內藤正久,內藤正久正是當時通產省的年輕官員,兩人聊到過去這一段歷史,深有同感。
  副總統表示,這部日劇給帶給他很深的感觸, 50年代的日本經濟發展,和60年代的台灣很像,現在日本產品早已經成為高級商品的象徵,而台灣也是跟隨著這樣的奮鬥腳步,一步一腳印地走出了台灣的驕傲。
  最後,副總統強調,高階常任文官是政府政策能否成功的關鍵,他期勉大家要抱持敬業精神及使命感,積極培養規劃力、溝通力及執行力,將三項能力統合成為優異的領導力,帶領機關團體向前邁進。副總統指出,很高興看到這次的訓練課程也涵蓋上述能力的培養,希望大家用心研習,在我們國家轉型的關鍵時刻,一起承擔重任,為國貢獻。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