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16日
總統接見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大平洋論壇代表團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大平洋論壇代表團,代表政府與國人歡迎訪賓來台參加「馬、歐執政下的台美中三邊關係」國際研討會,並對渠等長期關注亞太區域發展及台海和平表示誠摰謝意。
總統表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與他執政以來的施政作為息息相關。政府在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對立方面著力甚深,也有顯著進展,例如舉行3次江陳會談,簽訂9項協議,涵蓋層面從開放三通直航到大陸觀光客來台,從食品安全到司法互助等;上個月起,兩岸間每週有270次航班,是60年來首見,目前的情況可謂兩岸互動最頻繁的階段。
總統指出,12月將舉行的第四次江陳會談,規劃討論兩岸漁工僱用、相關技術規範訂定、避免雙重課稅等議題,雖然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未列入議程,但其他方面都已逐步進行,今後兩岸往來勢將更為密切。
針對台美關係,總統表示,他上任後積極改善對美關係,重建台美高層互信,3次出訪過境美國,都在安全、舒適與便利的原則下,與美方維持良好的互動與互信。
雖然美中台互動朝正向發展,總統指出,未來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他說,國內有部分人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仍有疑慮,這一點,他十分注意,過去一年多,和大陸所簽訂的協議都未對台灣主權或利益有絲毫負面的影響;而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政府會更加注意,避免任何傷害主權或人民利益的情形發生。另一方面,總統也希望台美能儘速簽訂免簽証計畫及引渡協議,以及繼續推動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進一步提升雙邊實質合作關係。
總統強調,上任以來,兩岸休兵的緩和氛圍不僅為兩岸帶來有利發展,也延伸到國際舞台,包括台灣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政府採購協定(GPA)、世界衛生大會(WHA)等也有進展,足見一年來活路外交政策業已收到具體成效。
總統強調,未來台灣的國際參與將優先考慮與台灣安全及便利相關、且不具政治性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及其活動,包括「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對於重返聯合國則採取務實的做法,這也就是「活路外交」中道而務實的精神。事實上,我們的做法也獲得國際的肯定,希望政府穩定台海局勢的做法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協助。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大平洋論壇代表團一行包括學者專家柯羅夫(Ralph A. Cossa)、甘浩森(Roy D. Kamphausen)、藍普頓(David M. Lampton)、包道格(Douglas H. Paal)、葛林(Michael J. Green)、莫理遜(Charles E. Morrison)等,下午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