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16日
總統接見交通部八八水災防救災有功人員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交通部八八水災防救災有功人員,感謝所有同仁不眠不休的辛勞付出,並說明未來政府強化防救災體系的方向。
總統表示,此次八八水災中,各地交通系統受損嚴重,橋樑中斷即有50多處,公路受損難以估計,許多山區部落形成孤島,後續的救援與運補工作可說難上加難,而負責全國鐵公路交通與通信業務的同仁,八八水災期間投入超過一萬人次參與救災工作,其勤務的繁重與壓力之大可以想見,也因為在大家的努力,才得以加快救援與後續重建工作的進度,對於大家的英勇表現,他要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
總統也表示,他在8月10日前往台東太麻里勘災時,當時對外的公路與橋樑都斷了,而台鐵太麻里段的搶通工程原本預計需至十月中旬才能完成,但在台鐵員工盡全力的搶修下,提前整整一個月通車,總統說,同仁們不計個人辛勞、日夜趕工所展現的效率,對重建工作幫助甚大,更讓在地居民感動莫名。
總統指出,全球在20世紀的氣溫上升了0.74度,而台灣氣溫則上升了1.2度,比同期全球氣溫總平均高出60%之多,據估計颱風形成後的破壞力將增加75%,從台灣的經驗來看,民國85年賀伯颱風出現了1900公釐的雨量,當時就已造成難以估計的重大災情,不過短短13年後的莫拉克颱風雨量就已高達2900多公釐,因此防災工作的重要性不難想見,我們必須抱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態度,面對每一個可能侵襲台灣的颱風。
總統說,他已要求主管災害防救業務的內政部應重新檢討防救災體系,未來希望在行政院之下設立的災防委員會,可以下設作為幕僚機關的「災防辦公室」,其成員涵括內政部、警政署、消防署、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營建署、農委會以及原民會等,這些人員未來即是專責平時災害防救業務與進駐災害應變中心的人員,用意即在發展成為政府的災害防救社群,結合各行政部門原有的專業取向,更可從平時即培養熟悉防救災工作的專業人員,在非汛期時期即加強演練與教育宣導,強化對業務的熟悉度與經驗傳承,一旦颱風或災害發生,即可立刻成為防救災的主力。此外,災防工作應是「地方負責,中央支援」,必須依靠地方紮實推動防救災工作,其成員不僅平時即可熟悉災防業務,並能與其他縣市強化資源整合工作,增加防災搶救的效率。
總統說,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天然災害最多的地區之一,雖然無法改變事實,但我們必須改變災害防救的方式,由芭瑪颱風的例子可以得知,政府與民眾的防災動員與意識已有顯著改善,希望未來能以同樣嚴謹的態度從事防救災工作。
交通部八八水災防救災有功人員等一行,下午由交通部部長毛治國、次長張邱春、次長陳威仁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