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與「學術教育類」專業領域的國策顧問進行座談,說明政府目前推動中小學教育政策的發展方向,並向國策顧問請益與聽取建言。
座談會開始前,總統首先感謝在座的國策顧問今年4月提出有關大學教育的建言。總統表示,除了大家關心的大學與技職院校的評鑑之外,日前教育部部長吳清基提到,因為少子化的衝擊,12年後將有60所大學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總統認為,大學校園如果能夠進一步國際化,也許可以提供部分的解決方案。
總統指出,目前外交部設有「台灣獎學金」,提供邦交國若干名額,讓他們的學生可以來台學習中文,但要這些留學生使用中文讀大學,並不容易。因此,有人建議台灣應該在大學開設英語學程,這對邦交國與非邦交國的學生都會很有吸引力,他已請外交部及教育部加以研議。
總統表示,過去1年多來,政府不再進行金錢外交,但不代表我們不援助友邦,而是必須秉持「目的要正當、過程要合法、結果要有效」的原則,正常的援助不僅繼續進行,還要加以擴大,讓邦交國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事實上,目前我國對外援助預算約佔GDP的0.15%,距離OECD所訂0.7%的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們的援外工作本來就應該繼續加強,但希望可以從教育著眼,如此一來,可以兼具教育與產業的目的。總統說,目前外交部已經考慮擴大「台灣獎學金」,事實上,台灣不少公私立大學有能力開設全英語課程,希望將來外籍生的比例可以從現在的1.3%提升到2.6%,讓台灣校園更有國際競爭力。
針對中小學教育發展,總統向在座的國策顧問說明目前教育部的相關規劃:第一、5歲免費入學、促進幼托整合,讓12年國教從向下延伸開始:今年2月行政院已經通過「兒童教育及照顧法」,送請立法院審議,希望將來整合幼稚園與托兒所,納入完整的體系;5歲免費入學將逐步實施,離島及原住民鄉鎮市從99學年度,其他地區則從100年學年度開始,5歲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將可免學費。第二、目前的小班教學,國小是30人、國中為34人,政府的目標是希望將國小降到25人、國中降至30人,因為少子化的趨勢,這個目標有機會達成。第三、免費的兒童營養午餐:外界對此有不少爭議,現階段的目標還是先針對弱勢,教育部已編列24億預算支應。第四、落實親子共同閱讀:98年度政府推出「喜閱家庭」親子共讀專案,補助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第五、逐步推動高職免學費,希望讓9年國教的向上延伸從高職開始,傳統產業對此政策都相當支持,認為過去的教改相對忽視職業教育,有必要予以加強。政府的作法是先針對年所得在30萬以下的弱勢家庭子女,就讀高職或高中建教合作教育班有關實用技能的學程,予以免學費,未來並朝向高職全部免學費的方向推動。第六、有關教改部分,過去他曾承諾要成立教改檢討委員會,去(97)年8月教育部已成立「中小學教育永續發展委員會」,目前刻正針對相關教改問題進行研究與檢討。第七、改善校園硬體設備:今年2月份教育部已通過相關計畫,希望改善校園老舊問題。第八、將公私立學校教師的福利與待遇齊一化:「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條例」已於今年7月8日通過,大幅提昇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的水準,以30年年資的中小學教師為例,一次退休金將由現行284萬元提高至593萬元;私立大學教師,一次退休金最高從319萬元提高至689萬元。如果選擇月退,每個月分別可以領到3萬與3萬5千元;此外,教育部希望能將私校教職員由現行公保改為參加勞保,倘改為勞保,不論資深或新進教師,每個月都可另領取2萬元,各級教師退休金與保險合計,每個月最高可領到5萬或5萬5千元。勞委會則認為可能無法負擔,將增加至少1,500億支出,恐影響勞保的運作,而且,為數6萬多人的私校教職員若離開公保,公保也可能出現財務問題。對此,總統認為,這部分需要勞委會、教育部及相關單位繼續協調。至於莫拉克颱風對教育機構的影響,總統表示,共有1,145個中小學受到損害,其中有15個中小學校舍全毀或部分毀損,政府也都編列在重建計畫中。
總統強調,幼教與中小學教育是國家重要的根本,在座的國策顧問都有豐富的經驗與學術素養,希望能藉此機會集思廣益。
下午參加座談會的國策顧問包括:郭為藩、蔡政文、蔡清彥、黃光國、詹火生、王玲惠;教育部長吳清基、經建會主委蔡勳雄、國科會主委李羅權;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副秘書長高朗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