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6月12日
總統前往雲林縣崙背鄉關心蔬果產銷情形及訪視西螺鎮農會碾米廠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前往雲林縣崙背鄉關心蔬果產銷情形,及實地參觀洋香瓜瓜園,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在台灣北部正飽受缺水之苦之際來到雲林縣,看到沿途翠綠的農田,內心無比感動,水分賦予農業生機,農業賦予台灣生命力,尤其雲林是個典型的農業縣,阿扁更能感受農業除了生產、生態的功能外,更具有安定社會的潛在力量。
雲林縣是典型的農業縣,崙背鄉更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鄉鎮,雖然靠近海邊,天然農業條件並不十分理想,但近年來在洋香瓜、西瓜、蒜頭、芹菜、花生等蔬菜、雜糧產業,及豬、牛、羊、雞、鴨、鵝等畜牧產業上有顯著發展,充分顯現台灣農民克服惡劣環境的堅強韌性。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近半年,由於過去在農產品開放進口的諮商談判中,我國爭取到如關稅配額、限量進口等較有利的條件,所以對農業的衝擊並未如預期中之強烈,然而貿易自由化、國際化的腳步已明顯加快,在這個與世界貿易接軌的大門開啟之後,產業要在國際舞台上立足,憑藉的就是競爭力,農業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台灣農業競爭力不能單憑各位農民朋友的勞力與汗水,我們還需要的是科技、創新與轉型。
就如同我們臨近海濱的崙背鄉,如何能在強烈海風吹襲及高鹽分的土壤中生產出受市場肯定的洋香瓜,這正是我們產業競爭力的最佳寫照,這種刻苦耐勞的精神,阿扁從我們崙背鄉的子弟│行政院李應元秘書長的身上,也有相同的感受。因此,雖然台灣農業面對的是競爭激烈的未來,但是政府一定會輔導大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只要大家與政府同心協力攜手共度,一定可以開創出如同崙背洋香瓜的品質一樣頂呱呱的未來。
稍後總統也前往西螺鎮農會碾米廠聽取相關簡報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我國是以農立國的國家,農業一直是台灣地區很重要產業,尤其稻米更是台灣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也是國人的主食。從糧食安全言、掌握適當的安全存糧,以供應軍需民食,安定民生;從經濟層面而言、稻米產值高,與農村經濟繁榮關係密切;在生態保育方面、水稻種植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景觀及淨化空氣等功能。農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貢獻,不容忽視。
政府為了要照顧稻農並掌握適量安全存糧,透過農會及民營委託倉庫向農友辦理保價收購稻穀。尤其農會是農民的組織,除本於一貫服務農民的宗旨,平常站在第一線與農友有密切的接觸,是政府與農民間溝通的橋樑,在農業政策宣導推動上及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國今年已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今年開始限量開放外國米進口,進口數量為十四萬四千餘公噸,這對國內稻米產業將造成一些衝擊和影響,政府主管單位農委會已做好各項因應措施,維持保價收購稻穀政策不變,以安定稻農生活。另為提昇國內稻米產業競爭力,輔導區域糧商以策略聯盟方式,推出共同品牌,建立品牌特色,共同拓展行銷通路,以提昇國產稻米形象與市場佔有率。農委會在上(九十)年度已推動稻米產銷策略聯盟,選定花東地區及雲林地區為重點推動地區。其中雲林地區以西螺鎮農會為主體,結合由鄰近之糧商(碾米廠)共同組成策略聯盟,並將以代表清新健康的「清健米」為共同品牌銷售。
今天,阿扁很高興到西螺鎮農會來參觀,看到農民辛勤種植之稻米及農產品,品質優良,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粽子也是傳統米製食品之一,希望大家多享用、多支持國產米、西螺米和各項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