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11日
總統出席台北市松山路危險山坡地聚落遷建安置觀摩活動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由台北市政府主辦、邀請此次中南部八八水災災民參觀台北市政府在台北市松山路危險山坡地聚落遷建安置整治成功的觀摩活動,並與鄉親座談,提醒國人要重視防災觀念,學習與自然和平共處。
  總統今天下午由台北市郝龍斌市長、高雄縣楊秋興縣長及屏東縣曹啟鴻縣長等人陪同,首先前往台北市松山路650巷危險山坡地聚落遷建處視察,並聽取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及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簡報。
  總統表示,在其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對全市危險山坡地聚落進行調查,擇定四處高度危險區域,判斷除了颱風來時需要撤離外,遷村已是必要措施。對於拆遷戶採取「先安置,後拆遷」原則處理,並給予拆遷安置救濟補助。自民國90年至94年完成4處危險聚落拆遷,共拆除建物406間,協助589戶、1789人搬離,並提供181戶遷入國宅。
  總統表示,目前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山坡地整治工作,對於危險山坡地聚落拆遷整治有很成功的案例,此次觀摩活動是要讓在中南部八八水災災民了解北市府對危險山坡地聚落遷建安置的作法,並做為家園重建的參考。期盼鄉親們觀摩後能凝聚共識,投入重建,儘早回復正常生活。
  隨後總統並聽取來自嘉義縣、台東縣、屏東縣、宜蘭縣及台東縣等原住民部落災民代表,就山區道路搶通、林班地復育、部落水電供應、野溪整治等議題的意見反映。
  總統表示,由於氣候變遷,過去30年熱帶海洋表面溫度增加 0.5度,雖未使颱風數目增加,但卻使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破壞力增加 75%,台灣過去20年,颱風規模變大,降雨量也增加。上個世紀,全球氣溫增加0.74度,但台灣卻增加 1.2度,水蒸氣增加再透過如西南氣流導引,雖然總雨量沒變,卻會在短時間下很多雨,造成嚴重的災害。
  總統表示,人不應與天鬥,人不與大自然爭地,可以用別的方式克服災難,如採取古兵書中的三十六策,走為上計策略,在無法對抗災害時就盡快離開。總統並指出「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中對於災區重建規定,應尊重該地區人民、社區(部落)組織、文化及生活方式。關於遷村更有詳細說明,最重要的原則是在不違反安全的情況下,做到「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同時必須取得當地住民的共識,並做好配套與安置措施後,才能決定是否遷村。
  總統表示,未來災區家園重建,必須考量氣候變遷因素,並且與目前推動中的河川綜合流域治理及國土規劃相結合,落實地方政府平日災防教育與訓練,以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並強調國土保育的重要,要做到以安全為優先,以生活為中心,以永續為目標,希望國土復育工作能達到世界的水準。
  總統最後表示,盼透過政府及民間的努力,讓此次受風災重創的災民家園重建工作能圓滿順利。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