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10月08日
總統接見「2009年美國新銳政策菁英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2009年美國新銳政策菁英訪華團」,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對訪賓遠道而來,表達誠摯的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訪賓多是「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新銳學者,雖然年輕,但非常有潛力,而且這個智庫很多資深學者都在美國政府服務,相信訪賓未來也是影響美國政策的重要力量。
  總統指出,他自去年上任之後,即積極改善兩岸關係,1年5個月來已有具體成果,如恢復兩岸中斷10年的協商,在3次協商之後簽訂9項協議,包括三通、陸客來台觀光、食品安全維護及兩岸司法互助等,讓雙方的緊張關係獲得很大的緩和。此外,自上(9)月1日開始,兩岸每週有270次航班,是60年來兩岸首次有定期航班,使得兩岸人民的往來更為密切。
  總統表示,兩岸關係有許多層面,目前政治關係緩和,經貿交流也有增加。另外,希望將兩岸的和解延伸到國際舞台,因此提出「活路外交」的構想,呼籲雙方不要陷入爭取與對方邦交國建交的惡鬥中。對此,兩岸似乎都已釋出善意,這一年多來,我國與邦交國的關係相當平穩;在無邦交國方面,關係也有所增進。同時我國對國際社會的參與,包括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政府採購協定(GPA)、世界衛生大會(WHA)等也有進展,希望雙方能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展關係。總統強調,在兩岸關係上,政府的基本態度是以經濟關係為優先,主要是因為經濟攸關民生,因此政府會優先處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類議題。
  關於台美關係,總統表示,過去一年多來,我們有效地讓美國在30年前制訂的「台灣關係法」(TRA)獲得具體落實,對此,非常感謝美國的協助。此外,我們也與美國恢復雙方的互信,在與美國的交往上,政府秉持平等互惠的原則,強調「低調」與「沒有任何驚訝」,希望雙方以此為基礎,逐漸恢復過去的良好關係。總統認為,對美國、台灣、大陸三方而言,目前的情況是60年來最為和緩,可以同時與另外兩方建立友好和平的關係,這點對於區域的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2009年美國新銳政策菁英訪華團」一行包括:「新美國安全中心」執行長費楠森(Nathaniel Fick)、資深研究員柯布蘭(Robert Kaplan)、非駐會資深研究員魏崎(Richard Weitz)、資深研究員范騰(Richard Fontaine)、發展主任介若寧(Venilde Jeronimo)、研究員鄧馬克(Abraham Denmark)、營運主任席薾克(Tiffany Sirc)、研究助理蘇明凱(Micah Springut)、會長研究助理薄拜恩(Brian Burton)、Spectrum集團國貿及國土安全事務資深顧問魏思坦(Stan Weeks)、「美國進步中心」研究助理陳溫妮(Winny Chen)等人,下午由外交部主任秘書沈斯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