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上午出席歐洲華僑團體聯誼會第35屆年會,對遠道返台的歐僑代表及籌辦會議的所有工作人員表達衷心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副總統致詞表示,歐洲華僑團體聯誼會是歐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區域性華僑團體組織,自民國64年創設至今,每年輪流在歐洲各國舉行會議。不論是規模及參與人數,都是歐洲地區最大規模的會議,深具指標性意義,對協助政府加強僑胞的聯繫、團結僑社及凝聚向心力,貢獻良多。今年的歐僑年會首度在國內舉辦,更展現了旅歐僑胞對政府的高度支持。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他與歐僑聯誼會有深厚感情,不管30年前擔任國貿局局長、20年前出任經濟部部長,乃至15年前擔任陸委會主任委員,都參與過年會,與歐僑有密切互動,至今仍讓他印象深刻。
副總統指出,近年來,我國與歐盟一直保持緊密的經貿交流與實質友好關係。二、三十年前,台灣民眾前往歐洲的簽證很難取得,現在已經便利很多,未來政府還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得到更多簽證優惠待遇。副總統表示,他一直很關切歐盟的發展,雖然歐盟經驗與兩岸關係各有不同的歷史背景,但歐盟中很多重要成員,從當年的互相對立、互不信任,走向今天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密切合作,為長期的和平繁榮奠下穩固的基礎。這是一項偉大而漫長的工程,要有遠見與毅力才能做到,非常值得兩岸效法。
副總統指出,從去年五二○馬總統上任以來,政府積極而穩健地改善兩岸關係,迄今已經獲得了許多重要的進展。兩岸海基會與海協會舉行了三次會談,雙方簽署了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海空運直航、郵件直達、食品安全、司法互助、金融合作等九項協議,第四次江陳會談也將在今年年底舉辦,不僅促進兩岸經貿往來正常化,同時也具體穩定了兩岸關係。
副總統表示,目前兩岸正積極洽談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些都是兩岸經貿關係持續深化的重要步驟,對台灣經濟、民生及社會未來發展關係重大,符合台灣本身的利益。此外,在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同時,政府也相當重視兩岸文化交流,刻正研商合編中華大字典及共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希望進一步讓兩岸文化得到昇華。
副總統強調,台海要永遠聽不到砲聲,兩岸關係要和平穩定發展,不能只靠兩岸政治人物的智慧與善意,兩岸經貿往來的互惠與互利,還需要兩岸人民相互瞭解,尊重彼此,一起為兩岸和平而努力。
日前八八水災重創台灣南部、東部及中部地區,全球各地僑胞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輸,協助救災、安置、重建等工作。對此,副總統代表政府向在場與會者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並表示,本屆的歐僑年會,在所有與會人士熱情參與討論下,相信將獲得許多寶貴的成果,有助於政府推動僑務工作,更能強化政府與歐洲僑胞的關係。
副總統最後表示,返台開會是聯絡感情最好的機會,台灣的秋天是最舒適的季節,即便這兩天颱風來襲,但「颱風天留客天」,他請所有歐僑代表在年會結束後,多到台灣各處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台灣鄉親的熱情,品嚐台灣各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