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9月30日
總統接見第33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暨第2屆全國兒童守護天使得獎人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第33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暨第2屆全國兒童守護天使得獎人,對他們為台灣農業及守護兒童的貢獻與付出,表達肯定與感佩之意,也感謝國際同濟會舉辦這兩項有意義的活動。
  總統表示,農業不但不是夕陽產業,反而是旭日產業,今年2月21日政府指定6項旗艦產業,其中一項就是「精緻農業」。此次八八水災政府預備在高雄縣杉林國中旁月眉農場,由慈濟功德會興建高達2千戶永久屋,而郭台銘董事長也承諾闢建農場,協助原住民朋友產業重建。
  總統指出,政府上任一年多來,積極推動落實各項農業政策,包括:一、保障農民權益:繼續發放老農津貼,讓農民權利不受影響;切割農民保險和國民年金,使得國民年金實施後,農保不受到影響;承諾不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台灣有22萬公頃休耕地,政府鼓勵無力耕作的老農將土地出租給年輕的農民,目前是採取志願方式在全台10處試辦,以提高農民收益。三、綠色造林:預計未來8年內將造林6萬公頃,並推動綠色造林直接補貼,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農委會已擇定嘉義東石及鰲鼓農場、屏東林後及四林農場、花蓮大農及大富農場等地點,未來將設置佔地1,000公頃的大型平地森林公園,同時發揮涵養水分、觀光遊憩及減碳功能。四、精緻農業:政府預計投入242億元打造健康、樂活的精緻農業,在民國101年時,可創造1,589億元產值以及3萬1千個就業機會。五、無毒農業島:未來將利用台灣農業科技發展優勢,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種畜種苗中心」、「世界亞熱帶水果中心」、「世界級花卉島」,50年內打造台灣成為無毒農業島。
  針對兒童問題,總統表示,台灣少子化的結果,使去年出生嬰兒約19萬8千人,為20年前小學生的一半,造成各地學校減班,偏遠地區甚至要關校,是當前政府要面對的重大議題。
  總統也感念守護天使得獎人的善行,例如趙自強先生成立「如果兒童劇團」從事公益演出、林瓊嘉律師為弱勢兒童打官司、陳在先生送水餃給貧童、江慶隆先生成立弱勢家庭社區服務站、曹昌傑醫師及陳敬誠先生積極協助弱勢病童,充分關懷社會弱勢兒童。
  總統表示,政府所提出的兒童政策包括:「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法案,立法院已在今年3月通過,即子女在3歲以下,父母皆可申請最長6個月的育嬰津貼,勞工或公務員均適用;「保母證照化」,2至4歲的兒童幼托基本費用可列為所得列舉扣除額; 12年國教並非立即將9年級延伸至12年級,這部分可再稍緩,但可往下延伸至5歲入學,即幼稚園大班由政府負擔,若進入私立幼稚園則提供適當補助,也就是將5歲孩童納入國家照顧的範圍,6歲則進入小學納入義務教育。至於9年級高中階段,政府目前的作法是補助高中弱勢學生,未來將朝高職免費的目標進行。過去教改將職業教育的地位稍微降低,不利台灣傳統產業的發展,希望可以將它回復。高科技產業雖然產值高,但相對而言創造就業機會較少,但台灣中小企業占98%,創造77%的就業機會,其中絕大多數為傳統產業,所以業界非常希望政府重視高職教育,因此他上任後即高度重視高職教育。
  總統也與在場獲獎人分享認養貧童的經驗。總統表示,台灣在全球認養貧童方面名列前茅,小兵可以立大功,略盡棉力就可以讓孩子順利完成教育,在關鍵時刻作成關鍵決定,為貧童創造機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這對他們的幫助是一生的。
  總統指出,此次八八水災重建工作中,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得不錯,山上的學童可至山下與原班級同學一起上課、無法開班的學童則由老師至軍營上課,道路搶通後山區也有部分學校復課,政府不會讓任何一個小孩因水災而無法上學。
  第33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林國銓副所長、徐濟泰教授、林俊宏副研究員、唐立正副教授、許振忠教授、林俊義院長、蔡宜、陳建名、葉信利、蕭素碧研究員;第2屆全國兒童守護天使陳在董事長、林瓊嘉律師、曹昌傑執行長、陳敬誠秘書長、趙自強團長及江慶隆副理事長,下午由國際同濟會林秉暉總會長陪同,前來總統府接受總統道賀。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