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9月29日
總統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5屆年會暨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閉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的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15屆年會暨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閉幕典禮,對返台與會的台商們在海外傑出卓越的表現表達高度肯定,也對台商們在88水災中捐款5億多元表達誠摯謝意。
  總統表示,在「愛台12項建設」中,包括平地造林6萬公頃的計畫,該計畫集中於雲林、嘉義、台南、屏東與台東等地,他對於台商們在桃園大溪慈湖雕塑紀念公園捐款造林的響應表達感謝之意。他指出,造林不只有美化景觀的作用及水土保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的工作中可以發揮重要的力量,未來造林會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工具及方法。
  總統指出,去年他上任後,即面臨油價上漲問題,一個多月後即採取適度反映市場機制的方式因應,至目前為止尚未受到很大的批評,主要原因是政府處理的方式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去年9月美國紐約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申請重整,發生全球性的金融海嘯,當時的行政院院長劉兆玄隨即宣布銀行存款全部保障政策,讓許多中小型民營銀行的客戶存款不但很快回流並且增加,使得銀行體系趨於穩定,政府因此提出三挺政策-「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同時也保障勞工朋友的就業權益。
  總統進一步指出,政府也提出4年5千億的擴大內需方案,推動公共建設。自他上任後,政府投資增加22%,是過去18年來政府投資成長最多的一年,透過政府投資,民間企業才有意願投資。此外,政府也發放消費券振興國內經濟,普遍獲得好評。今年第一季是台灣經濟最差時期,到了4月,股票市場開始回溫,而大陸觀光客的增加,則改善觀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施政措施讓台灣逐漸脫離經濟谷底、邁向復甦。
  總統指出,去年政府完成「國民年金」與「勞保年金」的實施,讓許多低收入戶在生活上獲得改善;失業問題方面,在政府努力下,失業情況已較數月前減少許多。
  總統表示,過去一年政府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不但降低兩岸間的緊張情勢,同時出現和平曙光,更重要的是,由於開放直航,讓台商們在進行整體長期佈局時有了嶄新的契機與環境。過去政府要求赴大陸投資的廠商,投資額不得超過產業淨值的40%,現在政府提高到60%,如果企業在台灣設立行銷、研發總部或為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將不受60%的限制,在投資額度放寬後,赴大陸投資的企業並無明顯增加,反而回台投資的企業增加許多。「鬆綁」與「重建」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過去台灣以美國與歐洲為主要貿易市場,現在應該要做些改變,擴大貿易市場,分散到俄羅斯、印度、巴西等金磚四國。過去我們將大陸視為加工工廠,加工後再外銷至歐美等國,我們應該分散外銷市場,不只將大陸視為工廠,應進一步作為我們的產品銷售市場,增加我們的經濟利益,這是政府要和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原因,雖然可能會影響部分國內產業,經濟部將會提出相關措施以為因應,讓這些產業度過難關。對於與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國內有近6、7成的民眾表達對政府的支持。
  總統也指出,改善兩岸關係,不只改善兩岸間的貿易關係,更重要的是,也擴大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空間,例如去年10月獲得美國軍售的同意、11月舉辦「江陳會談」、同月下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赴秘魯參加APEC會議、12月加入「政府採購協定」、今年1月獲得同意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衛生條例(IHR)、5月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等,足見在改善兩岸關係後,有助於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政府未來仍會繼續努力爭取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如同高雄市及台北市分別舉辦的世界運動會及聽障奧運,都獲得主辦單位的高度肯定,大幅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總統強調,當台灣有實力,並且採取適當的兩岸及外交政策時,台灣將更有機會受到國際的重視。
  總統表示,全球各地台商都希望看到中華民國在全世界受到尊敬,這是他努力的方向。他也希望台灣在世界上扮演和平的締造者,台灣的世界展望會、家扶中心、慈濟等宗教社福團體在全世界的慈善事業做得非常成功,這都是台灣的實力,在國際間贏得尊敬,我們不但要讓台灣能夠走出去,並獲得其他國家的尊敬與肯定,這就是政府努力的目標。
  總統指出,全球各地的台商每次回國都能帶回令人欣慰的成果,如這次的捐款賑災、捐樹造林,並分享在海外的奮鬥經驗,讓國人感受到台商是台灣重要的資產。對於台商朋友們希望政府重視海外所得課稅問題,總統回應表示,課稅是有條件的,在台灣停留的時間必須超過183天,同時海外所得尚未課稅才有課稅的可能,對大多數人影響不大,財政部會繼續與台商作充分的溝通,做出最適當的政策。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