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9月26日
總統視察北市雞南山及松山路危險山坡地聚落拆遷整治成果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市大直雞南山及松山路視察危險山坡地聚落拆遷整治成果,對於北市府持續推動山坡地整治工作表示肯定,也再次提醒國人要居安思危,重視防災觀念,並學習與自然和平共處。
  總統表示,民國86年8月18日,台北縣汐止鎮林肯大郡發生崩塌意外,造成28人死亡、50多人受傷、200戶房屋受損,因此,他上任台北市長後就思考如何防範類似災害。他說,北市府從民國88年開始進行山坡地整治工程,當年3月4日,他曾到香港訪問當時專職土石流業務的土木工程署地力工程處,因為香港在1966及1972年時也曾發生過土石流吞没70多人的事件。總統表示,當時最讓他印像深刻的是,香港政府將每棟建物的地質資料建檔上網,供一般民眾查詢;為此,當時的北市府建設局長也曾率團到香港考察,並著手建置台北市的環境地質資料庫,對爾後的防災救災工作有很大幫助。
  此外,總統指出,北市府也開始對全市危險山坡地聚落進行調查,擇定四處高度危險區域,判斷除了颱風來時需要撤離外,遷村已是必要措施。最後,四處共拆除589戶,遷離1789人,除了181戶安置於國宅外,大部分以補償金方式解決。總統表示,很感謝災民在遷村過程中充分合作,甚至後來還舉辦感恩餐會,也讓市府安心許多。
  總統進一步說,現在南部災區的安置條件相對比台北市好,目前,南部災區規劃的永久屋在月眉農場有2000戶,瑪家農場有600戶,不過,雖然政府有足夠的永久屋安置災民,但災民的不安與心慌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特別要求一定要與災民取得共識,才能進行拆遷,而且要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儘量做到「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的原則。總統指出,據調查現有64處部落中,有33處被列為不安全、10處列為有條件安全,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至少有一半部落是被判斷應該要拆除,但總統也特別強調,決定遷村與否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一定要與災民充分溝通,不只要解決他們住的問題,還要兼顧「生活、生態、生產」層面,一併解決就學、就養、就醫、就業的問題,要做到滿意的安置。
  同時,總統提醒北市府,全台五個作戰區中,台北市屬第三作戰區,現有10個營房僅能提供2,850人安置使用,營房的供應相較於南部地區不足,如果若莫拉克颱風發生在北市,所造成的損害將是納莉颱風的3-4倍,遷離人數可能達到上萬人,因此,類似情形的遷離安置地點也應該要預為調查規劃。
  總統最後表示,經過多次災難後,國人應有「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準備,大家要用高規格標準來防範天災,隨時隨地居安思危,以謙卑的態度與自然共處,才是減少災害發生的根本之道。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