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9月10日
總統接見曼斯斐基金會學者訪華團孔傑榮(Jerome A. Cohen)教授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曼斯斐基金會(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學者訪華團孔傑榮(Jerome A. Cohen)教授一行,對訪賓來台,代表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曼斯斐基金會於1983年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亞洲法治計畫,10年來與台灣大學法學院合作,此次在台灣舉辦「十年標竿研討會」,和國人分享研究及推廣成果,相當難得。
總統指出,台灣在過去60年,建立了本土民主制度至今,從總統、國會到地方首長,全都是經由自由、民主、公開的選舉過程產生,然而台灣法治化仍有一段路要走。總統說,去年他當選總統時,美國總統布希拍電報祝賀,稱讚台灣是亞洲和世界的民主燈塔,對此,他一方面感到高興,一方面也覺得慚愧,因為,儘管台灣已有些許民主成就,但在法治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總統進一步表示,人權保障是法治社會最重要的一項,今年5月14日,他簽署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兩個國際人權公約。總統強調,根據一般公約的批准生效程序,必須在聯合國接受存放三個月後生效,我國把批准書送到聯合國存放,不一定會被接受,不過法務部特別訂定兩個國際人權公約施行法,將公約內容變成我國國內法一部分,使得台灣的人權保障標準與國際接軌,這是相當進步的作法。
總統引用Lord Acton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表示,身為總統,他十分謹慎地行使權力,絕不允許有貪瀆或濫權的情況;以這次八八水災為例,許多人期待他發布緊急命令,但他認為,就法源而言,現有的災害防救法已經足夠,若再發布緊急命令,就有濫權之嫌。總統強調,雖然因此被批評,但他仍堅持有權者應節制行使權力的分際,這也是推動法治工作重要的一環。
總統強調,東方社會向來重視人治甚於法治,要改變這樣的傳統,必需承擔風險,但建立民主法治是他多年的志願,即使推動過程會有風險或遭遇批評,他都不會放棄,也期許能在任期內,建全台灣的法治社會。
孔傑榮教授則特別感謝總統在內閣人事更動的關鍵時刻撥冗接見,並針對台灣司法獨立運作、日韓的司法改革經驗,以及台灣未來司改及法治教育方向,與總統進行深入的意見交流與分享。
孔傑榮教授上午由外交部次長林永樂、台大法律學院院長蔡明誠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副秘書長何思因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