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8月14日
總統接見東莞台商協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東莞台商協會,歡迎他們回國訪問。
總統表示,這次莫拉克颱風帶來很大災害,今天上午他啟動了國安機制,召開上任以來第一次的國家安全會議,對本次風災的防災、救災工作進行全面檢討,並希望以全國總動員的方式,儘快完成救災、安置及重建的工作。他說,日前大陸「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捐了台幣1000萬元來救災,令人感動,他要藉此機會向台商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進一步表示,台商長期以來在大陸打拼,最近的金融海嘯與經濟不景氣的衝擊讓他們以往的經營環境有了改變,他知道台商們對台灣的感情都很深厚,因此在上任後強調經濟政策的鬆綁與重建,鬆綁就是將對企業的干擾降到最低程度,並且要重建產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提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
總統說,過去一年來,雖然政府放寬了企業對大陸投資的限制,但回來台灣投資的廠商反而增加。將企業投資大陸淨值的比例從40%提高到60%、對跨國公司不設限、取消總部設在台灣的企業投資大陸的限制等政策,讓很多廠商願意回來上市、投資或置產,因為這些鬆綁與重建的政策,將有助於台商,特別是在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回來台灣投資一些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總統表示,下一步我們要跟大陸談的是「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希望能夠把已經相當興旺的兩岸經貿關係,用一個有效的體制加以管理,一方面保障台商權益,一方面促進雙方更進一步的發展,讓兩岸的經貿、投資關係正常化。總統說,我們希望雙方能夠儘快開始進行協商,因為東協與大陸已簽訂類似的協議,即將於明年一月一日生效,之後將對台灣外銷到大陸的產品,例如石化業、機械工業、汽車業、電子業、紡織業等等,產生競爭壓力。他希望我們能在這方面儘快與對方達成協議,減少產業受到的傷害。
對於國內部分人士對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表達不贊同的聲音,並認為簽訂該協議後,兩岸會慢慢走向統一,總統表示這是莫大的誤會。他說,這一年多以來,兩岸簽訂9項協議、達成一項共識,其過程與結果都是公開的,其內容中沒有一個字減損台灣的尊嚴或傷害中華民國的主權,未來也是如此,如果要與大陸簽訂ECFA,內容一定不會有政治語言,序言中也不會提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或是一個中國等政治語言,而是「就經濟論經濟」的架構協議。總統說,我們希望其中能夠針對一些需要儘快解決的部分,如關稅減讓,訂定「早期收穫條款」(Early Harvest Clause),讓台灣產業不要受到傷害。我們也希望協商過程要透明化,讓大家能夠瞭解內容與進度,減少大家的疑慮。
總統強調,政府歡迎台商回國投資,現在國內的投資環境也有許多改善,特別是在兩岸直航後,企業總部事實上可以設在台灣,也不必把家搬過去,本月底兩岸航班將增加到270航次,以後會越來越方便,大家可以立足台灣、結合兩岸、佈局全球,讓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提昇,讓外商更願意來台投資。事實上在我們加入了「政府採購協定」後,外商來台投資將更有保障,因此他們會更願意到台灣來投資,不但帶來商機,也提昇我國的工程水準。
東莞台商協會一行下午由會長葉春榮率領,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金管會副主任委員吳當傑、立法委員朱鳳芝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