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8月14日
總統主持國家安全會議

為因應莫拉克風災救災工作,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國家安全會議,分別聽取內政部、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衛生署與蔡勳雄政務委員簡報,會後並作出幾點裁示。
  總統於會議開場致詞內容為:
  這次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造成人員與財產的嚴重損失,迄今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20人,小林村罹難者估計還有380人,死亡人數可能上修到500人以上,7000多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估計可能已經超過500億元,有一些民眾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親愛的家人,也有許多民眾的住宅還沒有水電。所以,這次颱風的風災與水災,嚴重程度已經超過50年前的「八七水災」。目前救災工作還在進行,但是災後安置與重建的工作已經展開,它的迫切性與救災是一樣的,但是繁重與困難可能猶有過之,政府責無旁貸,必須克服萬難、完成任務。
  因此,我今天決定以國家安全會議主席的身份,召開上任以來第一次國家安全會議,因為這一次的災難已經必須要以全國總動員的方式來做好救災、安置與重建工作,協助災民儘快回復正常的生活。
  總統裁示內容為:
  首先我對各位剛才的報告提出回應。關於救災部分,昨天軍方與空勤一共以直昇機救出2200多人,這是破紀錄的,在台灣歷史上,沒有一天用直昇機救出這麼多人過,這完全是因為天候變好的緣故,否則再多的機具也不可能投入。
  其次,在警察系統,包括警大和警專,我希望把所有的學生調出來,參與行政院提供的服務工作,尤其像收容中心或者是一些不需要大量器械、機具,用徒手就可以從事的工作。同樣地,國防部剛才也提到,準備再投入10000兵力,視需求來動用,換句話說,只要哪裡有需要,國防部人力的增加都不成問題,只要維持基本的戰備需求就好。
  有關經濟部的部分,昨天我們去台南,水利署提到,地方管的河川,預算有8年800億,實際上達1160億,已經整治得差不多,因此這次很多地方沒有淹水,例如美濃,情況就比過去好,包括剛才列舉的幾個地方都有進步,但是中央管的河川反而出事了,曾文水庫是最大的水庫,洩洪的時候每秒高達8700多立方公尺,所以很多地方都淹了,包括那邊的豬、文旦都泡湯。當然,事後的補償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曾文溪堤防建設進度很慢,因為中央管的河川包括曾文溪,一年只編7、80億的預算,分到曾文溪堤防的只有5、6億,所以速度就很慢,其實關鍵的部分,大概30億就夠了,所以請經濟部在這次針對這些地方儘快來做,如果能夠,兩年把它做起來。
  有關交通部,道路及鐵路的部分也一樣,儘量把工作的時間縮短,把後遺症減少,如果因此需增加經費,請劉院長能夠從寬編列。同樣的,農委會的補償,按照現行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的規定,對於農損的規定大約是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三左右,對於某一些特定的行業,陳主委認為,是可以考慮專案方式處理。這次的損失確實是非常嚴重,有的行業可能因此整個崩潰,這時候就需要從寬來考量,所以我非常贊成剛剛提出來的「從寬、從簡、從速」的原則。
  在921之後,目前我們的國家防災體系與計畫,和921之前完全不同,在921之後,由當時的蕭院長及劉副院長草擬災害防救法,在送到立法院之後,剛好政黨輪替了,所以是在民進黨政府執政的時候,七月間通過的。實際上是不需要頒佈緊急命令,因為緊急命令本身就是法律,當時沒有相關救災法律,所以由總統來頒佈緊急命令,當已經有救災法律的時候,再頒緊急命令,其實是不可能超過災害防救法。
  其次,剛才好幾位,包括副總統、劉院長、王院長都提到八八水災的重建特別條例,針對我們現在預算的需求,按照災害防救法可以「移緩救急」,但根據「移緩救急」只能勻出400多億,顯然距離1100億還差很多,所以我們必須訂定特別條例來取得特別預算。我們非常感謝王院長召集立法院各主要黨派跟行政院溝通,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將來我們提出來之後,希望能儘快地通過,得到這筆預算。
  王院長剛剛還提到幾點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災民、尤其是有家屬罹難的人,希望能有心理輔導,像衛生署也提到的法會,我們不要小看法會,有時候對心靈的撫癒有很大的作用,我覺得非常重要。
  第三點是設置「災後重建委員會」。這個也是災害防救法規定的。災後重建委員會應該分中央與縣市兩級,鄉鎮不必設。設立之後,其分工跟結構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你有交通組、我也有交通組,你有農業組、我也有農業組,這樣交通組可以跟交通組溝通,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行政聯繫,很多問題就不必再行文,根據會議紀錄就可以辦事了。這部分我覺得已經要開始做了,因為有的縣市雖然還在救災,可是同時也要做重建的工作,請行政院趕快成立中央「災後重建委員會」並督導縣市政府儘快成立,因為災害防救法的落實過程中,有的時候需要中央政府多費一點心,輔導縣市做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
  第四點就是有關農業損失的補償,一方面按照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考慮就產業進行專案補助,還有立法院正在審查農村再生條例,如果能在這個會期通過的話,其實也可與我們農村的再生重建結合起來。
  第五就是恢復通訊與交通,現在為止很多地區還是無法通話,但是又無法深入災區,一旦可以深入的話,不論衛星通訊或其他方式都應先建立起來,對災區的需求才可以掌握。另外就是應變中心實際上已經在做的,就是提供正確即時的資訊,這次的消息發布,毛部長已經開過記者會了,以後就照這個模式,說明災區的最新情形,究竟是傷亡多少人、救出多少人,剛才我開頭說明死亡120人,應該更正為117人。
  對外公佈的數據我覺得不要太多,幾個關鍵的數字即可,例如一共撤離多少人,不斷地修正,或是死亡、失蹤等關鍵數字。另外就是在資訊發布的時候,能不能仿照過去勞委會在輔導失業民眾尋求工作時所畫的圖,列出幾條救助的管道,可能有三、四或五條,並繪成圖型,例如災民若有何種事項需向誰求救,每條電話都有專人回答。這點做到之後,就把圖畫出來,廣泛地發給災民,同時上網公告,讓他的朋友也可以下載分送,如此災民只要看到就可以打電話得到補助、協助。
  剛才王院長提到應該避免救助重覆、造成資源不合理分配,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剛說到有一個公益募捐條例,過去「九二一」救災時,對於一個委員會負責善款的處理,我們當時的做法也還是完全按照政府的會計、審查程序,要有計畫、要有預算,而且我們找府外的人士來參加,像勞委會王如玄主委當時就是以律師身份受邀參加。換句話說不完全是自己人在處理,這樣的話較具有公信力,所以在九二一期間,委員會運作很正常,都沒有出任何事情。因為善款的運用,確實要非常小心,萬一出了狀況就會影響政府形象。這一部分希望內政部將補助的目標、程序還有動用的相關規定一致化,這樣可以減少未來發生困難的機會,同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災害處置報告,也應該跟政府機關連結,讓人民上政府機關的網站,馬上就可以連結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網站,瞭解相關資訊。
  第七點,有關國土保育,剛才蔡政務委員提供了非常詳盡且專業的報告,蘇秘書長也把所謂地理共業的觀念提出來,就是說我們確實有許多問題要嚴肅地面對,這次的災害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把危機變成轉機,因為講了很多理念之外,就要有實際行動。事實上內政部已提出國土計畫法,由蔡政務委員審查,我希望在下個會期提出來前,蔡政務委員先舉行公聽會,不要只有一場,能夠多辦幾場公聽會,邀集學界、產業界參加,以形成共識。談到遷村,甚至於高雄楊縣長提及的遷鄉,都必須有非常完整的配套措施,否則居民怎麼說也不肯走,即使在此刻,我們要撤離民眾,都還有民眾不願意走,包括現在甲仙鄉都還有這種情況,所以這部分一定要做好;此外,在南投我們也發現,大家覺得組合屋可以作為安置災民,但根據南投過去的經驗,他們並不那麼喜歡用組合屋,因為一住就很久,到時候處理起來又有一些困難,所以他們寧可發房租補助,因此在安置災民的時候可能真的需要因地制宜。遷村的問題應該儘快思考,因為颱風季還沒過,從現在到十月說不定還會有颱風發生,會不會跟這個一樣強烈,沒有人知道,過去在台北就發生象神來了後,不到一年納莉颱風比象神還強烈,雖是不同的一年,但是沒人知道氣候怎麼變,因此這些問題,要請行政院及早思考,如果現在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即評估所有地理資訊、氣象資訊,哪一些村事實已經不太適合人居,就要考慮先撤,不要到時候有災難來的時候,不但時間趕,恐也來不及。
  最後一點,就是要檢討救災體系,這套體系是很完整,而且各種問題都先思考到了,但在執行時,怎麼讓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能力提升,有些老舊設備儘快予以更新,中央與地方權責的劃分以及整合機制,都應好好再檢討。
  防洪治水談了這麼多年,可是還是會淹水,那天我到台南,有一個年輕人跟我說,他是從台北來的,他問我:總統,你告訴我,台灣什麼時候可以不淹水?這是個大問題,但是我也要跟各位報告,我們的堤防、防洪設施的標準都要提高,現在中央管的河川,防洪標準是100年,就算把它提高到200年,碰到這次的颱風,可能還是會淹,因為它超過這個標準,但至少情況會比較好,淹水的時間可能變短、淹水的深度更淺、淹水的面積變小,這是有可能的。從這個角度去看,你可能沒辦法完全避免,但是至少可以讓災害減少。
  各位首長,我們看到這一次的八八水災雖然造成重大傷亡,不過在災難當中,我們也看到台灣人的愛心與善心,充分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我們政府更應該苦民所苦,瞭解他們的困難,趕快提供救援,我們看到不論是軍方、民間或政府部門的救難人員相當辛苦,有的甚至於付出他們寶貴的生命,讓我們非常感動,而且他們救災的成果的確非常重大。像昨天一天能夠救出2200多位民眾,這是歷史的紀錄,讓我們非常感謝他們的努力,請各級首長務必要找機會給他們獎勵與鼓勵。
  我在台灣住了50幾年,感覺這個寶島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有地震、颱風、水災、旱災甚至於一些疫情,但是幾十年來台灣經過這麼多風風雨雨,並沒有倒下去,風雨反而使我們生信心。「多難興邦」,我們希望大家要有信心,我們有把握儘快完成救災工作,並把安置與重建的工作做好。我身為國家領導人,今天啟動國安機制,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就是希望用全國總動員的方式,群策群力、萬眾一心,把這個工作做好。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好,我也相信大家跟我一樣有信心。
  我們希望趕快來進行,該救災的部分繼續救災,同時趕快進行安置與重建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從寬、從簡、從速」的原則,另外一方面,「任勞、任怨、任謗」,救災工作有的時候不能盡如人意,會有批評、會有指責,希望各位在這個時候忍耐下來,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把任務達成,讓民眾知道我們能夠不負所望、勇於承擔地完成這個工作。
  上午出席國家安全會議的首長包括: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劉兆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國防部部長陳肇敏、參謀總長林鎮夷、財政部部長李述德、經濟部部長尹啟銘、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內政部次長林中森、外交部次長林永樂、國安局局長蔡得勝。其他列席人員為: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政務委員蔡勳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主計長石素梅、工程會主委范良銹、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金管會主委陳沖、衛生署署長楊志良、環保署署長沈世宏、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胡仲英、立法委員林益世、交通部次長張邱春、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賴峰偉、新聞局長蘇俊賓、消防署署長黃季敏、警政署署長王卓鈞、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