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8月12日
總統接見「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第40屆年會與會各國貴賓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第40屆年會與會各國貴賓,對訪賓來台參加年會,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感謝亞太地區的國會議員、議長、副議長撥冗前來中華民國參加「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第40屆年會,對中華民國來說,能夠舉辦此次年會,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與高興。
我們知道這次有70位的議員,來自14個國家,我相信各位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瞭解中華民國台灣在各方面的發展。
APPU原來稱為APU,是由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先生在1965年成立,目的是希望結合自由世界的國會共同來捍衛自由與民主的價值。到了1980年時,又加入太平洋地區的國會議員而成為「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記得40年前,在我唸大學時,也就是1969年,那年「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在台灣舉辦,我還曾參與接待的工作,所以我可能比在座的各位更早接觸到「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
各位都知道,1949年政府自大陸撤退來台後實施了戒嚴令,但也在1950年重新開始地方選舉, 1987年解除了戒嚴令,1991年國會全面改選,為台灣的基層民主奠定基礎,接著在1996年開放了華人社會中首次的總統自由選舉,而在4年後的選舉中,執政50年的國民黨輸掉了總統大選,換由民進黨執政;8年之後,由國民黨重新贏得了總統選舉,成為執政黨,我們也非常感謝美國布希總統向台灣發出了賀電,並稱台灣為「世界與亞洲的民主燈塔」。
我們的民主仍然很年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建立更好的機制,這機制不是只有選舉,而是人們所說的自由民主,當中包括了人權的保障、法治等等。就在今年,我們決定批准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國際公約」,其實中華民國在1967年就已簽署這兩項公約,不過還不及批准之前,我們就已經離開聯合國。雖然我國不是聯合國會員,我還是要通過這兩項法案,我也完全瞭解現在台灣無法將這兩項公約存放於聯合國秘書處,然而我國立法院在通過這兩項公約時,同時已將它轉化為我國的國內法。
因此,不論我國是否能將該兩項公約存放於聯合國秘書處,我們也不必等待三個月,讓它們成為國內法,因為它們已經是我國的國內法了,法務部也對現有法案做完整的檢視,看看是否符合前開兩項公約的規定。因此,保障人權成為我國政府非常重要的目標。未來我政府將致力於民主、人權的保障,希望能在這些基礎上與各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確保民主的成果,達成建立穩定、繁榮之亞太的共同願望
「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第40屆年會與會各國貴賓,下午由外交部次長夏立言、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