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前往屏東縣及高雄縣勘察災情。
總統首先抵達屏東縣佳冬鄉,深入瞭解莫拉克颱風造成淹水及養殖業的損害。
總統在普興宮前聽取相關簡報,屏東縣長曹啟鴻向總統說明災情及縣政府所作的救災措施與進度,總統一一詢問當地電力、飲水、交通、電信、食物與衛生等維生物資與環境條件,希望確保民眾基本生活的需求。
總統表示,重建的路很長,因為還有很多產業及交通需要時間恢復,他一方面感謝軍方及所有救難、救災工作人員的辛勞,同時也希望地方能有長期的計畫,包括人力、物力的投入及運用,期能儘快恢復原貌。總統說,目前不論是人員的調度及資源整合,應該足夠,軍方也可以隨時增派人力,只要地方有需求,都會給予滿足。
針對是否編列特別預算一事,總統表示,依照目前的災害防救法可以「移緩救急」,相關部會正積極檢討未來重建時所需經費,如果所需經費不是當前預算可支應,明天的行政院院會就可作出決定,訂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
至於有人認為50年前的八七水災及9年前的九二一地震,總統均發布緊急命令,而此次天災的規模不下於九二一,因此認為總統也該發布。對此總統說明指出,九二一發布11條緊急命令,全部都納入了災害防救法,該法是九二一地震後第二年7月後公布施行,迄今已有9年時間,期間經過2次增修,是部相當完備的災害防救法規,例如預算可以「移緩救急」、民間的機具人力全可徵調,以及有危險發生或有危險發生之虞時,可以勸導或強制疏離災區居民。換言之,緊急命令所能賦予的法源,現在災害防救法都已具備,因此實際上不必重覆,外界可能忘記政府曾經訂定一部非常完備的災害防救法,將緊急命令需要提供的法源予以紮根,因此希望社會大眾瞭解,即使頒布緊急命令,也無法超越災害防救法的範圍。
總統說,之所以不發布緊急命令是基於以上考量,而不是認為災情不嚴重,災情確實相當嚴重,可是9年前就已經考慮了相關因素,無需每一次災難來臨時,再來發布緊急命令,引用災害防救法即可,此法不論大、小災害都可以使用,行政機關也能有更大發揮空間,非僅限於那11條命令,而災害防救法共有52條法規,可見其範圍、授權與彈性均已超過緊急命令。
總統進一步表示,屏東縣曹縣長是屏東縣災害應變中心的負責人,災害應變中心的制度就是起源自災害防救法,由此可證明國家已有完備的體制。至於軍方,他們隨時待命,只要地方有需要,就會提供支援,而直升機的提供是目前各地災區最為缺乏的部分,每天的需求量都有增加,被圍困、無法聯絡的各災區都需要直升機的協助,此時就需要作全國性調度,以傷患、兒童為優先考量,務期有效救災搶險。
隨後,總統前往旗山醫院探望傷患,目前該院留置有10餘位山區受難病患,總統一一走訪探視,緊握他們雙手,要大家勿擔心,政府一定會盡全力救災,不會放棄任何希望,並將他們仍身陷險境的家屬營救出來。總統指示身旁的國軍代表,倘有危險發生的可能,就要實施強制撤離,態度要溫和,但立場一定要堅定,如此才得以維護災區居民的安全,否則因未實施撤離而進行搜救行動時,可能危及搜救人員的生命。
此外,旗山國中因聚集了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那瑪夏鄉、六龜鄉等地災區家屬,等待救援消息,總統特別前往探視,聽取災民家屬的心聲。
總統表示,搶救行動仍在積極進行中,軍方投入的直升機,今天已出動了52架次,救回130人,天氣雖不佳,但只要有機會絕對不會放棄;另一方面,已經下山的災民,政府也進行相關安置與醫療。據瞭解,目前有一部份仍在山上的居民不願下山,他剛向楊縣長說,政府依法可強制撤離,否則會有危險。
總統說,政府絕不會放棄任何希望,一定會全力搶救。至於災民安置問題,他也請縣政府要多方思考,不管提供組合屋或給予房租補助,一定要給予最好的照顧;而關於農業損失,政府也一定會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提供補助,如果補助仍不夠解決問題,將會用專案方式來處理。其他的維生管線,包括自來水、電話、供電等問題等,也會全力搶救,務期讓民眾儘速回復原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