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市天母農訓協會出席「98年新屆次農漁會總幹事業務講習會」,致詞肯定農漁會長期以來對台灣的貢獻,同時說明政府對農漁業發展的重視及未來的政策方向。隨後,總統一一與所有農漁會總幹事合影,並期勉大家同心協力,共創台灣農業新契機。
總統表示,農漁會是台灣基層重要的安定力量,就連國外團體訪台時也會觀摩台灣農漁會制度的運作模式,雖然金融海嘯之後,整體經濟衰退對台灣農業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政府已經努力地化解可能的衝擊。總統提到,今天上午他接見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博士時,訪賓特別提到,金融海嘯後,全球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經濟發展策略都發生變化,因此,台灣農業的前景,一方面要分散外銷市場,讓外銷產品多元化;另一方面要調整產業政策,優先發展具競爭力的旗艦產業,而精緻農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總統指出,政府十分關心農漁業的發展,近一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落實各項政見,希望照顧農漁民生活,包括一、保障農民權益:繼續發放老農津貼,讓農民權利不受影響;切割農民保險和國民年金,使得國民年金實施後,農保不受到影響;承諾不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也不開放大陸勞工來台。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台灣有22萬公頃休耕地,政府鼓勵無力耕作的老農將土地出租給年輕的農民,目前是採取志願方式在全台10處試辦,以創造老農、年輕農民、農會、農地利用及政府五贏的局面。三、綠色造林:預計未來8年內將造林6萬公頃,並推動綠色造林直接補貼,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農委會已擇定嘉義東石及鰲鼓農場、屏東林後及四林農場、花蓮大農及大富農場等地點,未來將設置佔地1,000公頃的大型平地森林公園。四、精緻農業:政府預計投入242億元打造健康、樂活的精緻農業,在民國101年時,可創造1,589億元產值以及3萬1千個就業機會。五、無毒農業島:未來將利用台灣農業科技發展優勢,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種畜種苗中心」、「世界亞熱帶水果中心」、「世界級花卉島」,50年內打造台灣成為無毒農業島。
總統進一步表示,政府年來陸續採取多項漁業措施,強化照顧漁民的工作,包括:
一、補貼漁業用油:自97年5月28日起,在WTO的架構下,採取最高14%的實質補貼,這也是政府能夠補助的最大幅度。
二、辦理漁港疏浚:94至97年間,政府平均每年僅編列6千餘萬元辦理漁港疏浚工程,他上任後追加2億元預算來清除淤沙,讓漁民都可以順利出海。
三、老舊漁船退場機制:在97年5月23日公告提高漁船(筏)的收購價,與往年相較,漁船提高15%,漁筏提高 30%,97年共計收購143艘漁船及333艘漁筏。
四、陸工安置問題:我國漁船常雇用大陸漁工,但大陸漁工卻無法上岸工作,從97年起,我們開始在南方澳漁港岸置處所試辦,讓陸工上岸後也可以協助漁事作業,減少雇主的損失;未來,第四次江陳會也將就兩岸漁業合作進行討論,大家都可以提出關切的議題,政府會再和中國大陸方面進行協商。
五、提高休漁獎金:97年9月30日公告提高未滿100噸漁船休漁獎勵金20%,並取消100噸以上漁船最高金額上限,97年共計有8,176艘漁船符合獎勵資格。
六、開放兩岸海、貨運港口:去年11月所舉行的第2次「江陳會談」完成了兩岸海、貨運直航的協議,對於縮短兩岸航程時間、降低成本都有很大幫助。
七、漁業生態的維護:自98年起,漁民回收廢棄物塑膠瓶、保利龍、電池等數量可觀;而為避免影響海洋生態,政府仍舊維持禁止在離岸3海哩內拖網捕魚的規定,3海哩外則酌情放寬,盼在漁業生態保護與漁民權益間取得平衡。
八、發展休閒漁業:未來將改造傳統漁港成為兼具漁業及休閒觀光的現代化漁港,並在98至101年間投入50億元,在八斗子、烏石、新竹及梧棲漁港興建遊艇碼頭,提供190個遊艇船席,及遊艇岸水、岸電及通訊網路等相關設施服務。
九、農業再生:立法院決議將農村再生的經費由原先的1,500億提高到2,000億元,這方面完全是依據「由下而上」、「計畫導向」、「軟硬兼施」三原則來推動,尤其,這筆經費是採取基金管理方式,完全沒有預算消化的壓力,因此,將專用於農漁村,使得4千個農漁村、60萬人受惠。
十、擴大石斑魚、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產業:過去石斑魚、觀賞魚因為運送不便,市場受限;直航後,因交通便捷,出口比較容易,成本降低,大陸方面已增加許多訂單。
總統最後強調,所有的競選政見他都牢記在心,行政院研考會也已將所有政見列管,每三個月檢討一次並向他報告,政府會盡全力兌現,說到做到,讓台灣的農漁業有更順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