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7月19日
總統出席台灣健康醫院學會2009年會員大會暨「第三屆全國健康促進醫院研討會」開幕式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在台北市振興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台灣健康醫院學會2009年會員大會暨「第三屆全國健康促進醫院研討會」開幕式,除應邀致詞並頒贈「典範獎」予健康促進醫院典範選拔獲獎醫院以及「友善職場獎」、「組織再造獎」及健康促進創意計畫選拔獲獎醫院特優獎,同時為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新會員授證。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非常高興參加活動,因為健康醫院學會基本理念與當年我在台北市推動健康城市,以及現在推動健康國家,可說是一脈相承。
基本上醫療是台灣引以為傲的一項工作,在各位醫界先進努力下,台灣醫療擁有五項不可否認的特色:即最方便、最自由、最經濟、最有效率及滿意度最高。許多國家知道我們的醫療體系與制度後,均一致讚賞,例如近期訪台的去年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2005年時就對我們健保制度大加讚許,並希望美國來向我們學習。
當然我們一方面知道健保還有許多其他的問題,但至少在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下,社會安全網仍維持不墜,健保制度發揮很大效果。這兩天我走訪地方,許多地方人士談到,以前無健保時,倘因車禍赴醫院,需繳付十萬元保證金,現在則不必憂慮這些問題,對許多貧苦地區的家庭而言,真的是救命的事情。
我們一面提供最好的醫療,二方面誰都不能否認預防重於治療,因此醫院的角色不只是治病,也要能強身。事實上,我們也希望大家到醫院來,大病變小病、小病變沒病、沒病變不會生病,如此可以減少醫療支出,還可享有健康,所以醫院要從醫療產業成為健康產業。其實很多醫院已經這樣做,且做了很多年了,我相信健康醫院學會要做的是把這樣的效果更普及,讓更多醫院可以參加。我記得我在台北市服務時,那時邱理事長是衛生局長,看到台北市民比較福態一點,因此提出「健康減重一百噸、活力長壽台北城」的構想,我首先自我奉獻,也參加活動,那時是預計一年減少一百噸,結果還不到一年就減了181噸,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貢獻了8公斤,身先士卒,效果非凡,很多企業也主動來參加。大醫院的貢獻是80公頓,因為醫生對病人有其權威性,醫生說的話就像小學老師向小學生說的話一樣,很少有人不聽,因為沒人會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今天健康醫院學會擁有55家醫院會員,希望台灣有更多醫院來參加,而現場有40多所醫院院長,可說盛況空前。我個人很喜歡運動,也鼓勵別人運動。我自己有些心得,例如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都有治療作用,此外對糖尿病及高血壓也有正面效果,但人往往就是「懶」,只要克服此字,一切就好辦。而要學生運動,就要老師先運動,要老師先運動,就要主任先運動,要主任先運動,就要校長先運動,然後教育局長、市長等也都要先運動,如此一環加一環,當看到別人在運動時,就會覺得自己也要跟進。
去年我在國慶時發現空軍儀隊及海軍儀隊各有一位隊員昏倒,而我服役時在海軍,也在陸戰隊受過訓,旁邊就是陸戰隊營地,也是訓練場,印象很深刻且敬佩。後來看到儀隊隊員昏倒,我就要求國防部訂定體能標準,而且全軍推動,因為軍人是執干戈以衛社稷,當然身體必需比一般人要好。剛開始是有些許反彈,但半年實施下來,很多人開始表達感謝,因為他發現運動了以後人改變很多,負擔減輕很多,精神變好了,工作不會那麼累,覺也睡得較好。此外,克服了不運動的原因「懶」之後,還有另一個原因「不方便」,找不到適合的運動場所,因此我想辦法解決,推出市民運動中心的構想,每一個區蓋一個運動中心,距離家裏不會很遠,什麼運動都有,上午、晚上提供給上班族,晨間給銀髮族,下午給下課後的學生,如此一天都可以使用,後來我發現真的有效果。我那時一方面去運動,有時也兼抽查,我常在中山運動中心碰到銀髮族長輩,有一位老伯伯就拿著運動證跟我說「馬市長這比健保卡還要好」,我聽了很高興,這就是我希望發生的效果。我寧可多花點錢蓋座運動中心,讓民眾因為運動而可以省下醫療的費用,而且人健康,心情好,較開朗,也可減少很多糾紛。體委會已編列預算,明年將蓋10座運動中心、10座運動公園,以人口數目而言,20萬至30萬人一座,都會區蓋運動中心,鄉村則蓋運動公園,以此方式提供便利的運動環境,讓想「懶」也沒有藉口,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想法。
所以,運動以及早期檢驗、早期發現與治療相當重要,剛才兩個見證讓大家印象相當深刻,有人因為檢查睫毛而驗出子宮頸有問題,因為人是整體的,全人治療就是我們的目標,因此有這樣一套自動的系統,能把人照顧到如此完整,就是健康醫院的重要目標。前兩天召開軍事會談,國防部向我說,該部提升體能的計畫,雖然還在試辦中,明年一月才正式開始,但現在三分之二的將官已能在15分鐘跑完3000公尺,我大感驚訝,如果真能做到,相當不容易。我們同時希望有更多軍人可以達到更好的水準。
剛也看到健康醫院學會參加WHO的網絡,且台灣參加的醫院數全球排名第四,僅次於義大利、德國與愛爾蘭,這點也讓我們感到很驕傲,除了我們能參加WHO的活動外,現在我們的作法很正確,因為我們雖然已取得參加WHA的身份,很多人為此馬上就高興起來,想說下次要參加何種國際組織,我個人看法是,我們參加任何國際活動或國際組織,事實上都是非常的艱困,應該是步步為營,參加了WHA,繼續參加其他WHO活動,每次的參加都要拿出成績來,讓別人覺得我們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成員,每位成員都感受到我們的存在是資產而不是負債,換句話說我們要增加實質的競爭力,以及對此組織的貢獻,而不要忙著「吃碗內看碗外」,這樣才不會讓人感覺我們是在乎增加的數字,而不是基於有益組織目地的達成,這才應該是我們參與國際組織的重要目標。所以將來如果我們參加WHO其他的活動,且表現優異,讓WHO的193位會員國都覺得台灣的表現很好,相信建立口碑後,這些國家會自動地幫我們爭取參加其他國際組織,因為他想到台灣對大家有幫助,我相信在此方面,台灣絕對有其條件,而醫療是其中一個強項。
因此,我們參加WHO,如果像健康醫院學會這種方式,以好的表現與貢獻並廣結善緣,相信將來在其他國際組織一定有這樣的成果。這次我們爭取到2012年在此舉辦大會,此學會成立才3年,就能爭取到世界性大會在台灣舉辦,並讓歐洲人願意到歐洲之外的地區來舉辦,是很重要的成果。因此我祝福健康醫院學會在未來能有更多大醫院參加,有更多論文發表,做出更多成果,讓世界感受到台灣是個健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