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6月19日
總統出席「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台北市參加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開幕典禮時強調,要想與中華文化接軌,勢必要認識正體漢字,他在台灣這麼努力推動正體漢字,結果因他向大陸建議推動「識正書簡」,卻被這裏的人誤會為要提倡簡體字,這是很大的誤解。
  總統說,「識正書簡」是對中國大陸說的,不是針對台灣,台灣並不需要作任何的改變,我們希望大陸有更多使用正體漢字的機會,讓他們與中華文化接軌,從正體漢字來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沒有僑教就沒有華僑」,因此這些年來不受限於物質條件的限制,我們都能找到熱心僑教的人士,他們甚至利用週末零散時間傳播中華文化,讓下一代能夠接觸到中文、我們的歷史,每當他到海外看到這些場面,對於大家的投入,都令他非常感動。
  總統並表示,今年6月9日他建議中國大陸就中文採取「識正書簡」的看法,引起社會非常熱烈的討論,他個人也受到很多批評,但大部分人對他的主張沒有清楚的瞭解,因此他特別藉今天的機會說明他為什麼希望大陸有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我們所使用的正體字。總統說,他是經常使用中文的人,他是中華民國總統,也兼任文化總會會長,這三個身分都使得他有保存與發揚中華文化不可旁貸的責任,因此他不但關心中華文化,也要採取行動。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們使用的正體漢字是中國社會2千多年前「書同文」之後所使用的文字,有許多簡化字無法取代的優點,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讓僅實施50幾年簡化字的大陸能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正體字。而六月初,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中共中醫管理當局共同頒布「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將3,543個中醫術語翻譯為統一的英文譯名,其中中文全部使用正體字。事實上也不得不如此,因為深受中國傳統醫學影響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越南的越南醫學等各自使用的簡化漢字並不一致,看病不能亂來,名詞更要統一,最後由專家決定使用正體漢字。這個實例成為聯合國80年代以來將簡化字列為法制用字的例外,為了與傳統醫學接軌,中共與世界衛生組織必須接受。
  總統進一步表示,全球每天約有3千萬人學習華文,雖然學簡化字與正體字人數相差懸殊,然而最近幾年大陸提出廢止簡化字的呼聲此起彼落,而且主張的人很多是望重一方的大學者,例如1956年「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目前唯一健在的委員季羨林即認為應趕快恢復正體字,另外武漢大學學者以及大陸青壯作家也都大力呼籲;此外,據大陸網站「搜狐網」的民調,有41%受訪者支持「廢簡」,54%反對「廢簡」。最近幾年,可說是大陸自1956年採用簡化字以來討論最多、論述也最深入的一個階段。
  談到對正體漢字的理念與熱情,總統說他是「一往情深」。他表示,自從擔任臺北市長開始,就不斷以行動表達對這個議題的關注。他的出發點不是政治考慮,而是人文的關懷。民國93年,他寫過「推行使用正體字」的說帖摺頁,由台北市教育局印行,並親自到台灣微軟公司對員工演講「為正體字請命」,當時也曾當面建議微軟高層將電腦軟體「視窗(Windows)」上面的標示從「繁體字」改為「正體字」,「因為這些字一點都不繁」。他也從民國94年開始,在台北市舉辦「漢字文化節」,邀請學者、作家、書法家以及各類藝術家大力宣揚正體漢字的美感、實用性及當代意義,不是「抱殘守缺」,而是有它真正的用意,目前已舉辦五屆,今年春節還舉辦萬人揮毫大會。
  總統也指出,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基於大陸的簡化字已被聯合國定為法定中文字,正體漢字屬於弱勢。而為保存中華文化,他擔任台北市長時的文化局長廖咸浩先生還考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正體漢字列為「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雖有困難,但目前這項工作正由行政院主管文化事務的政務委員曾志朗規劃推動當中。
  總統也認為,推動正體漢字不是要與中國大陸別苗頭,實際上即使在大陸,也有愈來愈多老中青三代純粹從文化角度來看這個議題,例如大陸作家王干即認為「簡化字是漢字的山寨版」,因為簡化字是非主流、簡陋、但是經濟實用。他也發現最近大陸的學者也提出「識繁書簡」的主張,希望在教導小學生簡化字時能在書後列出對照表,讓孩子們認識正體漢字。
  總統也表示,五十多年前,大陸教育不普及,文盲眾多,簡化字或有普及識字率的功能。目前大陸地區的識字率已達到92%,因此掃除文盲已不需要成為任何字體負擔的任務,剩下的功能僅限於書寫迅速,不過現在有極高比例的書寫都以電腦進行,此時簡化字與正體字在速度上,已無差別。總統說,要改變並不容易,我們也不期待大陸馬上能改,不過我們應增加使用正體漢字,希望大陸民眾一方面做到認識正體字,另一方面書寫簡化字,這樣才能有利中華文化的傳承。
  談到台灣的情況,總統說,我們國文教學一向都以正體漢字作為內容,因此不發生改變的問題,他在台北市長已預期將會有很多大陸觀光客來台,雖有同仁建議印刷簡化字版的台北市簡介,他當時即認為並不需要,堅持印刷正體字,最多加上對照表供他們參考,這樣做已能解決問題。
  總統強調,要想與中華文化接軌,勢必要認識正體漢字,他在台灣這麼努力推動正體漢字,結果因他向大陸建議推動「識正書簡」,卻被這裏的人誤會為要提倡簡體字,這是很大的誤解,「識正書簡」是對中國大陸說的,不是針對台灣,台灣並不需要作任何的改變,我們希望大陸有更多使用正體漢字的機會,讓他們與中華文化接軌,也從正體漢字來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總統也提到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競選政見,以增加雙方交流互動的基礎,而下個月兩岸在長沙舉行的「文化論壇」,他認為是討論這個問題的很好時機。
  談到僑教,總統希望政府能針對目前海外有很多人願意進入僑校學習的趨勢,將僑教作一調整,使之能揹負傳播中華文化更多的功能;他期許教育部也能利用比較充裕的資源,提供東南亞僑校學生更多教育的機會,讓台灣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使得中華文化有更多立足的地方。
  致詞最後,總統希望透過與會人士的努力,並以台灣名列前茅的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把華文教育的根基紮好,枝繁葉茂,讓中華文化能夠在21世紀繼續影響全世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