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5月20日
總統就職一週年英文記者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舉行就職一週年英文記者會,對各國駐(來)台記者表達就職週年感想、施政表現與未來願景。
  總統在答覆記者問題前的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看到這麼多新舊朋友前來參加今天的記者會,過去的一年雖然漫長,但台灣已經展開新的旅程,個人很自豪並篤定地告訴大家,台灣已展開了正確的旅程。自上任的第一天起,我已為台灣及人民擘劃了偉大的願景,也就是要讓台灣立於世界趨勢的前列,這意謂我們要為捍衛國際和平與安全、振興台灣經濟並發展創意科技,以及為人民利益再強化我國政治與社會結構等,扮演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就任迄今,這些願景一直是帶領政府往前邁進的動力。
  我們的「彈性外交」政策使得台灣能在互信、尊重與責任的原則下,與世界其他各國相互交往。毫無疑問的,我們所採取的新策略已贏得國際社會的掌聲,國際社會歡迎台灣在離開38年之後重返世界衛生大會;本人也很驕傲地說,這個里程碑是我們過去一年所完成眾多成就中的一項。上任伊始,本人即預見要改變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動力,我國政府單方面宣布「互不否認」政策,我們也宣示要與中國大陸在國際舞台上「外交休兵」,此等政策促使兩岸恢復和平協商,並結束兩岸在國際社會的外交惡鬥。事實上,我們的政策有效擱置了兩岸60年的軍事衝突以及政治對抗,並就直接影響人民福祉的議題進行處理,我們勇敢推動數十年來陷於瓶頸的「大三通」,並放寬對兩岸資本流通的管制;兩岸的和解也跨越台灣海峽而延伸至附近整個區域,使各利害相關國家獲益,這一年我們把台灣海峽從一個危險的引爆點,轉變成一條和平與繁榮的通道。
  我國政府也同時強化經濟與政治基礎建設,以因應全球經濟的復甦,包括「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挹注資源與經費,用於「愛台十二建設」以帶動我國的交通、運輸、資訊、科技等基礎建設。無疑地,透過這些措施,台灣可以充分實現地理優勢,進而成為區域的貿易、投資、創新中心,特別是在我國政府未來將集中發展的六項旗艦產業:綠能、生技、觀光旅遊、醫療與健康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在政治方面,我國政府持續強化台灣的民主制度,特別是保障人權、法治及司法獨立。我們已經正式通過並施行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就在一週前,個人簽署了這兩項公約。我國政府也將努力促進台灣的社會福利及教育,我相信政府的責任在於為民解苦、為民培育、為民建設,以臻繁榮。
  雖然過去一年中,我們達成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但政府仍無法免於批評,現行的大陸政策仍遭在野黨的諸多批評。但個人相信,作為一個民主國家,這些聲音不應該、也不能被忽略,政府未來一定會更努力與人民溝通,瞭解反對意見。此外,雖然全球經濟帶來台灣的經濟不安,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加倍努力去克服這些挑戰。過去一年是成果豐碩的一年,許多挑戰已被我們加以扭轉成為契機與回饋,但未來仍有許多事要做、許多路要走。我也相信,台灣正在朝著新的未來邁進。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