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5月15日
總統接見國際智庫學者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接見國際智庫學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暨中央研究院院士劉遵義、法國前瞻研究與國際訊息中心主任Agnes Benassy-Quere、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部門主任Paola Subacchi及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主任K. Kesavapany等一行,對訪賓應中華經濟研究院邀請來台參加「國際經濟危機之衝擊與啟示國際研討會」,表達誠摯的歡迎與謝忱。
  總統表示,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者庫魯曼最近亦受邀來台,針對國際經濟情勢提供看法。新政府自去年5月上任後,先遭逢原物料上漲所導致的通膨危機,接著又面臨全球金融海嘯的挑戰,雖然政府立即作出銀行存戶全額保障以穩定情勢的措施,但接續的全球市場萎縮引發台灣出口大幅衰退,進而使國內失業率攀升。雖然最近衰退情況減緩,但整體而言仍未見明顯回春的跡象,政府除了推出擴大內需方案、發放消費券等一連串措施之外,也亟需聽取國內外學者專家的意見,共謀解決、突破之道。
  對於訪賓所關心的市場拓展,總統指出,過去台灣過度依賴美日市場,政府現已調整開發新興經濟體的市場,例如巴西、俄羅斯等,但這並非一蹴可幾。雖然目前台灣積極發展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但不會只依賴中國大陸市場,而是必須打破過去閉門造車的情形,同時發展與鄰國的經貿關係,例如與新加坡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這也不是能一步到位,「東南亞國協」(ASEAN)也是自2002年時才觸及經濟整合的議題,並且直到明年才能付諸實行,而當東協經濟整合後,台灣的紡織、石化及機械工業將首當其衝,台灣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是秉持「先易後難」的原則,有共識的部分先執行,以裨益台灣經濟。 
  訪賓則認為台灣有相當的潛力發展成為地區的金融及財務管理中心,然而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不可避免遭受此波經濟衰退的衝擊,但部分產業仍表現優異,相信可在短期內扭轉劣勢;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訪賓也相當樂見,並對我國政府所採取的各項促進產業經濟政策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們也認為,促進經濟景氣不僅要吸引外資,更要留住外資,鼓勵外資參與台灣各項建設,才能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實質助益。
  訪賓等一行是於下午由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高長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