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晚間應邀在歐洲日晚宴活動上致詞,並就歐盟的整合、台灣歐洲商會的貢獻、台灣與歐盟關係、兩岸關係、台灣與歐盟伙伴關係的未來前景,表達看法。
總統首先對獲邀參加晚宴表達謝意,他說,歐洲日為紀念1950年「舒曼計畫」帶動歐洲的整合而訂定,過去50多年來,歐洲已在政治與經濟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著有成效,而歐盟在整合方面的偉大成就,以及法國政治家、現代歐洲之父的舒曼(Robert Schuman)的遠見,令人稱羨。
總統進一步表示,今年對歐洲是重要的一年:第一,今年是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兩德於1990年的統一,為歐洲整合東擴提供動力,也為中東歐國家帶來民主與自由,增進後冷戰時代的全球安全與穩定;第二,今年是歐元發行10週年,歐元的發行使得歐元區的旅行更為方便,並使國際金融與貨幣市場更為穩定;第三,今年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60週年,歐盟的成長提升了北約在歐洲及世界維持和平與安全的能力,特別是今年法國重返北約,強化了歐盟防禦能力並提供北約在維和方面更多的助力。總統說,歐盟的發展,在解決國際爭端、提升全球合作以及促進世界和平方面,已作出了更多的貢獻,他相信,一個整合及強盛的歐盟不僅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也有助台灣與歐盟關係的發展。
總統說他長期對歐洲重大發展極感興趣,例如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為人類科技與文明帶向新境界,兩次世界大戰雖為歐洲大陸帶來苦難,但也為歐洲萃取出智慧與寬容,使得歐洲國家得以跨過主權議題的爭辯,並超越過去的仇恨與冷戰時期的敵對,使歐洲享有令人稱羨的和平與繁榮時代,歐洲人權公約的制定以及歐洲法院的成立,便是此一時代眾多歷史成就中的兩個。
談到台灣歐洲商會的貢獻,總統表示,台灣歐洲商會成立於21年前,長期以來商會成功地促進歐洲與台灣的貿易,並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對於商會每年提出的白皮書,政府非常重視並採行部分建議,例如我國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放寬陸資來台限制、解除大陸觀光客來台限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而政府會持續努力改善台灣整體的投資環境。此外,政府也同意歐洲商會的建議,研究與歐盟的「貿易強化措施」(TEM),目前政府相關機構正草擬意見書,未來將以不同歐洲語文印製,希望取得歐洲商會的支持,並進行相關的諮商。
在台灣與歐盟關係方面,總統表示,去年雙邊貿易額達477億美元,較前年增加1.6%,不過因歐元升值,在歐盟貿易伙伴的統計中,我國從第13位降到第21名,而據我國經濟部的統計,歐洲對台直接投資減少75%,從79億美元減為19億美元,雖與全球經濟危機有關,但值得警惕;總統強調,台灣擁有健全經濟體質、良好投資環境以及勤奮人民,因此他看好台灣與歐盟貿易與投資關係的未來前景,希望藉由彼此的合作,進一步加強雙方貿易與投資。
總統並指出,如果貿易與投資是台歐關係的中心,則民主與人權是彼此關係的支柱,我國政府珍視人權並努力將台灣的法制提升到國際水準,今年3月31日我國立法院已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國際公約」,他本人今天上午並簽署批准書,此舉象徵中華民國保障人權的決心。
有關歐盟所關切廢除死刑的議題,總統表示,我國社會對此尚無法達成共識,而在這之前,我國將逐漸減少死刑執行次數,並採取替代死刑之配套措施,包括:未滿18歲或超過80歲之人的犯罪行為,不得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不判處孕婦死刑等。總統說,民主與人權為歐盟核心價值,而一個尊重民主與人權的台灣,對於台灣與歐盟關係至為重要。
在兩岸關係方面,總統指出,政府將發展具有建設性的兩岸關係作為政策的核心,我們的目標是「擱置爭議,建立互信,並奉行『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藉由改善兩岸關係,發展雙方互利互惠合作關係,以裨益彼此人民福祉。而「江陳會談」已簽署九項協議,他相信這些協議將有助兩岸貿易與投資的正常化,並使得台灣成為歐洲企業前進中國大陸市場的區域跳板,有助歐洲企業在亞洲的競爭力。
談到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總統指出,兩岸間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有助兩岸貿易與投資的正常化,並鼓勵外國公司來台,台灣可因此避免被邊緣化,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將經濟帶上國際水準及強化台灣在國際市場地位;而此一架構協議將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精神。
總統也強調,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不會侵蝕台灣的主權,台灣的權利與利益,永遠被擺在第一及最重要的位置,而我們藉由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署,目的在建立台灣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各方的經濟關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署不會不利於台灣其他的貿易伙伴,相反的,會為彼此帶來利益,事實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貿易強化措施將有助台灣、中國大陸及歐盟三方的企業,在全球的地位與競爭力。
總統也期許我國新政府所採取溫和的兩岸政策可以延伸到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總統表示,兩岸已不再於國際舞台進行惡性競爭,相對的,兩岸已開啟在國際場合上的良性互動,秉持外交休兵及彈性外交,我國將持續強化與邦交國關係,擴大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並致力參與國際專門機構。目前我國彈性外交政策已有重要進展,以美國為例,美國去年10月同意對台軍售,今年1月將台灣自301觀察名單除名,台美關係已完全恢復;而在與日本關係方面,雙方於去年10月互相承認駕照,明年台北松山機場與東京羽田機場將有包機對飛,同時也有解決漁業糾紛的緊急通報機制,今年6月台日打工渡假協定生效,也即將在札幌設立辦事處;另在國際參與方面,連前副總統去年11月代表他前往秘魯參加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去年12月我國加入政府採購協定,今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將台灣納入世界衛生條例適用對象,今年5月台灣將自1971年以來首度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過去12年的努力終獲回報。
總統指出,以上的正面進展意謂兩岸關係的發展將擴充而不是限制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只要我們憑藉「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以及基於「平等、尊嚴與互惠」的原則,我們將持續參與相關國際事務,並將對國際社會作出實際的貢獻。
對於台灣與歐盟的未來發展前景,總統指出,歐盟是台灣無價的伙伴,過去多年來,歐盟在兩岸關係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上,多次表達支持台灣,今年2月歐洲議會通過決議歡迎兩岸互動與對話,今年3月英國給予台灣免簽證禮遇,歐盟也歡迎並全面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今年5月22日歐盟執委會將在台設立歐盟中心。總統說,台灣非常珍視與歐盟的關係,並將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台歐雙邊關係,包括:促進高層互動、加強國際合作及國會外交;他期許,台歐諮商對話的範圍應延伸到包括金融、環境保護、能源、資訊、對外援助、司法、勞工、健康照護、洗錢防制、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等領域,他也呼籲歐盟能提供台灣免簽證待遇,此舉將有助我國前往歐洲旅遊及經商,也將擴大彼此的交流,總統也期待雙邊青年透過高等教育、短期學習及打工渡假等方式,加強瞭解與互動。
總統最後表示,歐洲日的精神是全世界為追求彼此的成長而合作,正當所有國家面對經濟及金融挑戰的此刻,為彼此的人民及世界的和平,台灣願意與歐洲更加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