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紐約中華公所回國訪問團」,致詞感謝訪賓長期以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也向大家說明政府近一年來促進兩岸關係與擴展國際活動空間所作的努力與成果。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高興能夠在總統府與「紐約中華公所回國訪問團」的成員們見面,首先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歡迎各位返國訪問,貴公所成立於1883年,也就是清光緒9年,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僑團,也是紐約華埠最早成立的社區組織之一,與中華民國政府長期以來建立非常良好的關係。而各位所屬的僑團超過60個,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華僑龍頭社團,長期以來在推動僑社的發展、維持僑社的秩序,貢獻卓著,100多年來可說有目共睹。各位除了在海外為僑社服務之外,對於南亞大海嘯與美國南部卡崔納颶風都提供援助,發揮同胞愛,也非常令人敬佩。
最近各地華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僑委會要不要升格與外交部合併的問題,這是過去10年在國內推動政府組織改造非常重要的項目,所以我們認為這問題談了這麼多年,應該到了一個必須決定的時候,但是因為瞭解僑界對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所以我特別請吳委員長在負責推動組織改造的研考會江主委陪同之下,到重要的僑社進行實地的訪問,並與僑團、僑胞舉行深入的座談。他們回國之後向我報告,說明目前大家的共識還不是十分堅強,因此我們決定本案暫緩。這些工作需要先把配套措施做好,所以政府會先推動外交與僑務工作人員在考試、晉用與訓練方面能逐步一致化。目前我們僑務人員也到外交部的外交講習所上課、受訓,將來我們會擴大這方面的合作,希望能把外交人員與僑務人員一體化。因為,到海外僑社服務,應該熟習當地的文化與語言;同樣地,從事外交工作也必須瞭解當地的僑社。
僑務本來就是外交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中華民國憲法特別規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因此,華僑權益是外交工作最主要的一部分,將來政府會朝這個方向推動,等到僑社有了足夠的共識,再來推動進一步的改革,比較能夠水到渠成。
各位雖然身在海外,對國內的情勢還是非常關心,尤其科技突飛猛進之後,都可以收看到台灣的節目,加上台灣與美國兩地的時差,剛好一為晚上、一為白天,有時各位看到的節目比我們還多。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政府非常積極地改善兩岸關係,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讓兩岸長期以來的對立與衝突逐漸減少,因為國民黨與共產黨已經鬥了80年了,鬥到最後沒人得到好處,受害的反而是廣大人民,我們覺得應該到了一個可以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時候了。雙方對很多問題的看法還是不一致,這並不令人意外,但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用比較文明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歧見。所以我們上任之後,很快地恢復了雙方中斷10年的協商,開始就兩岸的直航、郵政與食品衛生等議題進行協商,到目前為止,已經簽了8個協議,加上補充協議一共9個,兩岸已經有了初步結構上的改變。過去從台北到上海,需要至香港轉機,大概要花費5、6個小時,現在只要1小時20分鐘就可以抵達,時間節省了很多,也使得雙方來往更為便利。
將來兩岸在這方面還會繼續向前邁進,除了在兩岸之間能夠和解以外,我們也希望這種和解的氣氛能夠延伸到國際社會,在外交關係上相互尊重、互相合作。政府從去年開始推動活路外交,包括外交休兵,也就是在雙邊的外交關係上,我們不再去爭取大陸的邦交國與我們建交,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大陸也同樣停止爭取我國的邦交國與他們建交,換句話說,雙方把外交關係暫時凍結在現狀上,如此一來,使得雙方過去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開始逐漸消退。更重要的是,當雙方在進行外交戰的時候,難免無所不用其極,反而出現第三國的負面反應,認為我們在從事金援外交,對雙方的形象都不是一件好事。當我們開始改變的時候,各國的反應都非常積極、正面。我們不久前才接到世界衛生組織正式來函,邀請我們在本(5)月18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年度大會(WHA),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是我們離開聯合國38年來,首度回到聯合國體系的專門機構參加大會。
我個人常說,兩岸關係應該是逐步地建立友誼、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僑社過去親台灣、親大陸的僑胞,也是一樣有一些對立,希望這種對立也能夠逐漸消除,我們並不反對與台灣往來密切的華僑朋友與大陸打交道,事實上,台灣目前估計有上百萬的人在大陸做生意、唸書或從事其他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兩岸人民的交往成為一個不可能避免、也不需要避免的事實,所以我們抱著這樣的態度,實際上不但不會減損主權與尊嚴,反而使台灣獲得更多的國際活動空間,WHA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我們一再強調,只要台灣在國際上不繼續被打壓,相信兩岸關係一定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這一點我們建立了很大的信心,希望這個趨勢能夠繼續下去。
上週我們與大陸又簽了3個協議,一個是有關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的協議,第二是海峽兩岸金融合作事宜,包括銀行、證券期貨與保險,我們將來會在這3個領域簽訂諒解備忘錄(MOU),讓雙方能在取得互信的情況下,開始進行這些業務的往來。同時我們也簽了一項空運的補充協議,從現在一週108班的飛機,提高到270班,增加1.5倍。另外,我們去年10月已經獲得美國政府的同意,採購5項重要防衛性武器,不久前又增加了一項。同時連戰前主席去年11月到秘魯首都利馬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這也是17年來參加層級最高的一次。我們去年12月也參加政府採購協定,這是努力6年得到的成果。此外,今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將我們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適用對象,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都做到了。為什麼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得到?因為我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政策才做得到,也希望將來因為這些政策的關係,讓台灣站在一個更穩定的立場上向前發展。
台灣現在遭遇到經濟不景氣,美國、歐洲、大陸與台灣都一樣,但是我們努力在這個壞的大環境中逐漸改善,尤其台灣最近一、兩個月來,股市的表現非常亮麗,當然政府會繼續改善經濟的基本面,透過稅捐的減免、政府的投資、內需的擴大來救經濟。
最後,再次表達對各位的歡迎,國父曾經說過:「華僑為革命之母」。我在美國波士頓唸書的時候,剛好是中美斷交的時候,當時擔任紐約中華公所的發言人,在6個州跑來跑去,替華僑服務,與僑胞有非常多的互動,希望這個良好的傳統可以繼續下去。
「紐約中華公所回國訪問團」一行上午由團長于金山率領、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