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4月11日
總統出席國父紀念館「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特展」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特展」開幕典禮,致詞後並觀展。
總統致詞表示,再過兩天就是經國先生的百年誕辰,為了紀念這位對台灣有重大貢獻的總統,今天特別舉辦這項特展。對於有人質疑我們為何要紀念這位威權時代的政治人物,總統以我們現在不也是在讀資治通鑑為例說,我們讀資治通鑑並不表示我們支持帝制,實際上任何時代都可以找到一些能夠真正旋乾轉坤的偉大人物,而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史蹟當中學習經驗、累積智慧。
總統說,他追隨經國先生7年,觀察他在台灣40年期間實踐了的重要價值主要有四方面:第一,經國先生是一位親民愛民的領袖:大家看得出來,他常常穿著非常簡便、風塵僕僕,四處下鄉探訪民情,是一位非常平民化的總統,例如他穿夾克全國到處訪視的風格即影響台灣政治人物兩三代之久,這也是轉移政治風氣非常重要的實例;第二,他建立一個正派清廉的政府:就任院長的第一次院會就通過了公務員的十項革新,要求不浪費公帑、不亂請客,推行梅花餐,公務員不能進出特種場所,而實施下來卻能做到弊絕風清,而且他律己遠嚴過待人,貫徹肅貪工作,自己親表弟也沒有寬貸;第三,他振興經濟的雄心令人感動:行政院長上任後第二年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機,物價飛漲,他採取穩定當前物價措施方案,一次調整物價水準,以避免民眾有預期漲價心理,同時照顧弱勢國民;此外推動十大建設,需要經費2000多億元,但經費投入之後,使得整個經濟活絡,很明顯地把經濟提振起來,那種「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魄力,我們今天看來仍覺得非常感動,他面對高物價以及輸入型的物價上漲所採取的措施,與今天很多國家因應經濟衰退的作法沒有大不同,可見其遠見與睿智;第四,他在政治改革方面的決心:從解除戒嚴、到開放組黨、推動國會改革、解除報禁、開放兩岸探親,每一樣都是台灣今天能達到自由民主社會的基礎,去年他與蕭副總統當選後,美國布希總統賀電讚許台灣是亞洲及世界民主的燈塔,沒有經國推動政治改革,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如果不是因為他在所謂的威權時代推動改革,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總統指出,經國先生受過12年共產教育背景,從中國來到台灣能這麼有決心推動改革,他感到非常佩服,尤其在進行國會改革時決定不設大陸代表一事,令他非常感動,因為經國先生不是憲法專家,但認為只要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選舉出來的就代表中國的法統,經國先生的見解毫不遜於任何憲法專家,他由衷感佩與幸運能追隨經國先生。因此我們今天紀念就在彰顯這些意義,不是恢復戒嚴或回復那個時代,而是看到在經國先生那個時代當中,能以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宣戰,跳脫教育及養成背景,能夠推動社會所需要的改革,這需要遠見與睿智,這便是我們紀念他的意義所在,希望國人能在這些意義當中學到治國處事道理。他說,古今中外無完人,看到經國先生能把台灣帶到今天自由民主繁榮的境地,我們不能不向他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