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4月03日
副總統視察工業技術研究院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前往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視察,對該院同仁充滿朝氣,共同為台灣產業發展所做的努力表達高度肯定之意。
  副總統抵達時首先聽取李鍾熙院長所作工研院組織及發展概況簡報,並致詞表示,經過16年後,他能再度來到工研院,感到非常高興。
  副總統指出,雖然他未曾在工研院服務,但在公職期間,長期關注工研院的發展,1973年他在國貿局服務時,即覺得我國產品需要從OEM升級至ODM,過程中就是請工研院提供國內廠商協助,在政府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工作上,工研院是重要的推手;當政府要引進新科技進行應用時,也是透過該院居中的角色,讓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位居世界重要地位,工研院可說是名符其實的開路先鋒。
  副總統表示,台灣產業發展初期,有許多產業界的前輩深具遠見,認為我國的經濟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在此結構下,中小企業在研發(R&D)上有極大的困難,政府於是負起責任成立工研院,帶動國內中小企業R&D技術,30多年來均是如此,
  副總統也表示,隨著台灣經濟環境的轉變、形態的調整,工研院的功能也一直在改變。他說,雖然他不是技術出身,但對經濟市場發展的敏感度很高,因為他出身貿易,曾與貿易廠商到國外開疆闢土。現今台灣面臨全球的金融海嘯,也將面對新的經濟局面,對此,副總統強調,產業發展一定要著重「創新」與「整合」,一但有創新及整合的能力,我國的差異性將展現出來,也將提高產品與技術的附加價值,呈現我國產業的競爭優勢。
  對於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副總統指出,政府相關部會刻正著手規劃,目前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年底即將落日,明年將由「產業創新價值條例」開始,政府獎勵政策在未來的「產業創新價值條例」中,與「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未來產業不是著重於大規模或高科技的投資,未來包括精緻農業等六大新興產業在內,能提出創新價值者,都是政府獎勵的對象,透過創新來大幅提高生產附加價值,是政府對未來產業發展努力的方向。
  副總統在致詞後並參觀展示館、開放實驗室與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