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3月07日
總統出席雷震先生逝世30週年紀念儀式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前往台北縣深坑鄉自由墓園出席雷震先生逝世30週年紀念儀式,對他一生為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所付出的貢獻表達感念與最高的敬意。
  總統表示,他今天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抱著感傷與歉疚的心情參加雷震先生逝世30週年的紀念儀式,雷先生是資深的國民黨員,制憲後即積極奔走各黨間,尤其在國共內戰期間有許多的貢獻。之後,雷先生追隨蔣中正總統來台,並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開始呼籲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也與許多本土的政治人士共同準備成立「中國民主黨」,卻被誣陷為包庇匪諜。雷先生於1960年入獄,1970年出獄,1979年不幸往生。
  總統進一步指出,雷震先生一生致力於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他的所作所為超乎當時的時空環境,政府採取的處理方式未能符合當時法律與憲法的要求,事後看來,確實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20多年後,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9月28日成立時,政府的反應就完全不同,沒有阻止而是容許,同時也準備解除戒嚴。過去這些年,可以見證雷先生的主張是正確的,我們走回自由民主的道路是正確的,現在紀念他並非只是緬懷他的貢獻或感傷他的遭遇,而是要知道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向前邁進。
  總統表示,去年的政黨輪替,讓台灣走向更自由、更民主的境界,民進黨執政時,在民主、自由及法治上努力甚多,雷震先生能在2002年獲得平反,是民進黨所作的重要決定。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政府絕不容許有任何的非法監聽、政治干預新聞自由、選擇性辦案等情況發生,也深切期盼立法院能儘快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二項重要的國際人權公約,進一步成為國內法律,讓中華民國人權的水準,與世界先進國家一致,這是他的責任,也是義務。
  總統表示,雷震先生欲籌組政黨,卻被認為包庇匪諜而入獄,當時海峽兩岸仍處於戰爭狀態,而現在政府之所以要追求和平,是因為戰爭往往會扭曲最重要的民主自由制度。我國於民國35年制憲,36年行憲,37年國共內戰最激烈的時候,國民大會通過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許多憲法中保障人權的相關條文。內戰也是戰爭,戰爭一旦發生,自由民主就會受到扭曲,因此追求和平、避免戰爭是政府重要的目標,這樣才能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環境。
  總統指出,除感念雷震先生對台灣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所付出的貢獻,當我們繼續往前走的時候,也要認清環境與時代,清除妨礙民主、自由、人權的障礙,才能讓他過去一生主張的理念,能夠在我們熱愛的這一塊土地上深耕發芽、枝繁葉茂。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