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3月03日
總統參加苗栗縣大湖鄉紀念羅福星烈士成仁取義95周年紀念會
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參加苗栗縣大湖鄉紀念羅福星烈士成仁取義95周年紀念會,除主持祭典,並致贈「義範昭垂」匾額予義民廟,也為羅福星紀念館之羅烈士雕像揭幕。
總統表示,今天是羅福星烈士為台灣和中華民國犧牲95週年的紀念日,5年前的今天他也曾經來到苗栗,以台北市長的身分表達他對羅烈士的追思之意,今天能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來緬懷這位偉大的抗日烈士,深感榮幸。
總統指出,羅烈士祖籍為廣東蕉嶺,在印尼巴達維雅出生,是印尼華僑,年輕時曾隨祖父到苗栗,回到大陸後,參加過三二九黃花崗之役以及民國前一年的武昌起義。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野史指出,羅烈士曾參加中華民國開國典禮,在孫中山先生主持的中外記者會後,戴季陶先生特別將他引薦給中山先生,當時中山先生告訴他:不收復台灣,無以立足於天地之間。總統認為,如果這段野史確有其事,那是中山先生收復台灣最明確的承諾。
總統說,中山先生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與清廷甲午戰敗關係密切,1895乙未年割台,同年中山先生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也與此有關,若再加上他對羅烈士這番話,顯示在當時的中國歷史上,割讓台灣這件事衝擊了許多人的心靈,讓大家無法接受。因此,國父在民國元年就派羅烈士來台領導抗日活動,因為羅烈士有革命的經驗,領導力、活動力都很強,組織發展極快。民國2年,在台南關廟、台中東勢、南投和苗栗大湖都發生抗日事件,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因此布下天羅地網進行逮捕,最後,羅烈士在淡水被捕,繫獄1年多,於民國3年,也就是95年前的今天被處絞刑,壯烈成仁,得年29歲。
總統並指出,為了感念羅烈士這種為台灣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奉獻,他在民國95年8月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後,特別將羅烈士的大幅照片懸掛在中央黨部的外牆,藉此提醒大家,愛台灣、愛中華民國不是口號,必須要以行動來證明。羅烈士殉國時曾說了一段傳頌一時的話:「不死于家鄉,永為子孫紀念;而死于臺灣,永為台民紀念耳。」這種愛鄉愛國、大忠大義的精神,令人動容、令人敬佩,更令人懷念。
總統表示,為了紀念羅烈士,苗栗大湖鄉鄉親在徐金福、饒見祥先生的帶領下,於民國42年建立昭忠祠,奉祀羅烈士,相信羅烈士的忠魂義魄一定會和他生前一樣,盡心盡力保護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羅烈士在天之靈一定保佑台灣,讓台灣一天比一天好,成為台灣人民世世代代安居樂業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