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2月26日
總統出席二二八事件新史料發表座談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舉辦的二二八事件新史料發表座談會,肯定該所的努力,並期許繼續發掘,還原歷史的真相。
  總統表示,他一方面感到榮幸,一方面也以非常肅穆的心情出席座談會,而稍早他在該所許所長的說明下,看了一些史料,對於國人所關心的張七郎先生的遇害經過,有了更多的瞭解,內心感到同樣的沈痛。誠如許所長所言,史料的公布是研究的開始而不是爭議的開始,不過他認為不應畏懼爭議,而應在爭議當中讓真相愈辯愈明,讓事實真相浮現。
  總統也表示,早在他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時即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小組的工作,在法務部長任內並負責推動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的立法及成立基金會,並兼任基金會董事;他以處理工作的內容及所接觸的個案為例說,由於證據難覓以及法律的見解,該條例使用「補償」而不是「賠償」有其深意,用「補償」字眼,對於罹難者家屬的權益有更好的確保,而當補償工作辦理告一段落、不再影響家屬權益之後,再於前年在家屬與他一起努力下,才將該條例修正為「賠償」,因此政府不是要逃避責任,事實上,政府對二二八事件早已認錯道歉。
  總統強調,他對二二八事件的基本心態是:面對歷史,就事論事;化解仇怨,將心比心。他希望透過歷史學家不偏不倚的研究,把真相發掘出來,而從這批新史料的出現,證明我們能做的工作還很多,相信透過歷史學家的抽絲剝繭與分析,可以讓我們瞭解當時的情況,因此發掘史實這項重要工作不能停止,這也是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要繼續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統也指出,從這批檔案中也讓我們看到秘密制裁的單位與人員,在完全沒有調查、沒有審判就秘密處決的違法紀錄,這使他心情非常沈痛;他說,無論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我們都必須面對所有的寃假錯案,「該認錯的就要認錯,該道歉的就要道歉」,唯有這樣才能逐漸地療傷止痛,讓大家一起面對我們的未來。
  總統表示,從張七郎的為人處世、行誼表現與在地方的聲望顯示,當時的指控內容與事實有相當大的距離,他相信一定還有很多類似事件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應該儘量發掘出來。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已六十二年,大部分當事人或相關人都已作古,我們應該更能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面對這段歷史,「它是什麼,就還它是什麼」,然後再檢討、避免重演,這才是我們這一世代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總統也指出,他因緣際會而參與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也使他對這個影響台灣幾個世代的重大事件有更進一步瞭解與處理,他很肯定中研院台史所的努力,並希望該院繼續發掘,還原歷史的真相。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