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8年02月22日
總統主持二二八基金會及中正紀念堂相關事宜會議
馬英九總統甚為關心二二八基金會及中正紀念堂園區運作事宜,除多次要求相關單位妥為處理外,今天上午並在總統府主持會議,聽取簡報;會議開始前,總統致詞表示,他的基本理念是「抱持同情與理解的態度」、「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誠意的溝通與耐心的傾聽」與「逐步解決」,希望透過今天的會議,讓這兩個重要議題,獲致圓滿解決。
總統在會議前之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我們就中正紀念堂及二二八基金會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希望能夠把這兩個社會所矚目,同時也涉及族群問題的案件,有一個圓滿的解決。各位都知道,這兩個問題過去幾年都在社會上引起相當多的衝擊與議論。我個人對這些問題有一些處理上的基本理念,第一、面對這類問題應該抱持一個同情與理解的態度,這些問題都有很複雜的歷史與感情背景,因此在處理的時候必須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才能得到適當的處理。尤其是當事者往往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情緒,我們都應該讓他適度表達,希望在解決的過程中得到抒解。其次,面對這類族群問題,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有的時候有些人對於過程可能比結果更為關切,所以在處理的時候,我們盡量採取共識決(decision by consensus),而不是採取投票的方式,因為投票一定有輸贏,往往就會造成少數一直的把不滿埋藏在心中,在未來發生問題。第三、面對這些族群的問題,誠意的溝通與耐心的傾聽非常重要,我剛剛講說這些問題形成的時間很長,累積了許多可能是誤會、可能是成見,也可能是強烈的感受,有的時候不容易在一時之間分辨得很清楚,所以這個時候必須很有耐心、很有誠意、抽絲剝繭,逐步的化解,才會有效果。最後,涉及到任何族群問題,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共同記憶,所以不宜在很短的時間、很匆促的場合,去做出很重大的決定,而且,應該讓大家有比較多的機會能夠表達意見,逐漸邁向解決的方式。
我個人處理這類問題,從民國82年開始,在法務部任內奉行政院指示制訂「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大半年的立法過程中,和許多家屬有很深刻的接觸,體會到這些問題的處理,不但要有技巧、而且要有誠意,誠意確實可以化解不必要的誤會,這些誤會累積了幾十年,要想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是很不容易的。有一些家屬一直到今天都還不敢隨便到台北來,很怕出事情,在我們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對他們來講,因為幾十年的經驗教訓,讓他們不敢率爾聽信我們講的話。這就很需要時間,透過不斷的事實的檢驗,讓他相信這個政府、這個時代已經不一樣了。這些過程當中,我知道有一些研究機構還在繼續發掘事情的真相,這是很重要的工作,沒有真相,就很難讓很多人心平氣和,那種怨恨永遠存在,所以我們今天作為一個政府,討論這類問題的時候,我特別要強調,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才能夠得到事理的中道。
因此,我今天耽誤大家休假的時間,來討論這個敏感性較高的問題,也希望以我們不同的高度能夠有一個適當的解決,我也謝謝教育部在過去花了很多時間處理,在立法院,不同的委員對這些事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一旦表決下來,往往就會產生一些我們需要進一步克服的問題,因此今天這個會議非常重要,希望會後能夠把這個問題逐步圓滿解決。」
總統致詞後,隨即由教育部就中正紀念堂及二二八基金會目前現況進行報告,之後進行綜合討論,總統並將針對與會人員意見作出裁示。
上午與會的政府首長包括: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教育部部長鄭瑞城、研考會主任委員江宜樺、文建會主任委員黃碧端、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蘇俊賓、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賴峰偉、國史館館長林滿紅、內政部次長林中森、教育部次長吳財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