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2月05日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98年新春聯歡晚會」
  馬英九總統偕同夫人周美青女士今天晚間前往在圓山飯店參加「中華民國98年新春聯歡晚會」,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自去年5月20日就職以來,中華民國遭逢到許多前所未見的困難,但也完成了許多史無前例的工作。我首先要感謝在座諸位先進,因為各位的協助與奉獻,台灣才能順利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在未來新的一年裡,我們也希望大家團結合作,用最高的集體智慧繼續向前邁進。
  回顧過去8個半月以來,新政府執政團隊將許多不可能的化為可能,尤其在兩岸關係、外交與國防領域更是明顯。舉例來說,去年10月美國同意出售我國價值65億美元的軍備;11月,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簽署了4項協議;緊接著,連前副總統代表本人參加APEC領袖高峰會;12月,我國順利加入延宕6年之久的「政府採購協定」(GPA),擴大國人及美、歐、日本各地廠商的商機;今年1月,我們第一次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衛生條例」(IHR),國人的健康因此獲得更大的保障;同月,美國主動把我國自301條款除名,這也是10年來我國第一次由此一條款除名,顯示我貿易自由化再度得到肯定。
  以上7件事看似彼此有點衝突,可是能在在短短幾個月內發生,不但我們在維護國家的主權與尊嚴的同時,並且還能夠改善與中國大陸以及友邦的關係,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並與許多國家在邦交或實質關係上都得到更大的發展,而對我國來說,確實在政治與經濟上也都有重大的助益。
  近年來全球經濟受到油價與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以及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所造成的信用緊縮,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都大幅下滑,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在這一場世紀金融與經濟的海嘯中,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宣佈全額無上限保障銀行存款的國家,有效的穩定了人心,使得銀行擠兌及倒閉事件沒有在台灣發生。
  與此同時,政府經由結合改善兩岸關係、法規鬆綁與減稅、促進民間投資、擴大基礎建設以及建立廉能政府等方式,強化台灣整體經濟體質,鼓勵外資及台資回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52家海外企業表達來台上市上櫃的意願,我們竭誠歡迎有興趣的跨國企業來台建立商務據點。
  今晚有許多貴賓是駐華使節及代表,本國政府的行政、立法部門以及民間涉外事務的菁英也都在座,本人要藉此機會一方面特別感謝各位為了促進貴我兩國關係所作的努力,一方面要重新定義本人已經講了2年之久的「活路外交」。
  過去我講的「活路外交」,是希望把兩岸關係和解推展到國際關係的領域,讓台灣與大陸都不需要在國際社會進行無謂的消耗,而東亞地區也得到更多穩定與和平,這是「三贏」的局面。過去半年來,大家看得出來,「活路外交」已取得一定成績。我們與大陸當局都各自展現了相當的善意與誠意,而且此一結果也獲得世界各國的高度肯定。
  但現在國內外的大環境與過去兩年又不一樣。國際政治中,當「高階政治」把大格局定下來之後,「低階政治」就會成為每個國家最關心的事項。這些低階政治雖稱「低階」,但是它的重要性卻一點也不亞於高階,例如貿易、投資、環保、移民等,不僅影響相關國家的國計民生,也會影響相關國家之間的好惡情感,也因此幾乎所有高階國際政治都需要低階國際政治的鞏固。
  1929年國際經濟的大蕭條,促使各國走向保護主義、各貨幣區之間惡性競爭,間接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因。80年後,國際經濟又再次動盪,我們處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對於國際經濟衰退所可能帶來的保護主義,以及保護主義對高階國際政治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要慎重以對。
  我常想到英國大詩人鄧約翰(John Donne)的一句話: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在高階國際政治中,其意可以闡釋為「德不孤,必有鄰」;在低階國際政治中,則可解釋為我們必須和其他國家在國際經濟中共存共榮。因此,我國的外交工作應該要有新的使命、新的方向。
  我認為,這個新的外交使命就是替我們的經濟找「活路」。換句話說,外交不只是純為外交,也要為經濟,為我們的工商界開拓商機,為強化我國與國際社會的經貿關係而努力,為消除我國與他國的經貿障礙而努力。當然,我們的外交不只是為貿易服務,所謂「國旗帶領貿易」(Flag leads trade),我們的外交會更重視對外援助,因為我們深切了解在國際經濟中,資源匱乏的國家會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展望未來,新政府一定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與各邦交國與無邦交國的合作友好關係。
  如果有人問我牛年有什麼新希望,我跟大多數人一樣,都期盼台灣及全球經濟能在新的一年逆勢成長,股市天天都是股價上漲的「牛市」(Bull market)。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