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8年01月05日
副總統與南台灣產業界座談關心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前往高雄市與南台灣產業界座談,關心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並聽取業者意見,希望大家眾志成城,與政府一起努力,攜手共度難關。
  副總統座談會前致詞表示,很高興專程來到高雄與大家見面,聽取寶貴意見,同時稍後也將與大前研一博士會面,為他在高雄演講活動致意打氣。而針對目前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情況,政府應該有什麼新思維與新作為,他也希望在座企業界代表踴躍提出具體辦法與建言,或者針對政府刻正實施的相關計劃與措施,有何需要精進之處表達意見,他會轉呈馬總統,並提供行政團隊研究參考。
  副總統指出,他在近期幾場與各地產業業者座談會中,聽到很多寶貴意見,他都一一記下,攜回轉達相關單位,據他所知,都已陸續進行中。至於所謂新思維與新作為,副總統說,現在我們正面臨80年來世界最大的金融風暴,可以說是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影響,這股風暴在2009年或許還會延續,大家必須要有所因應。
  副總統指出,此次風暴中,二市三率都在下滑,二市指的是股市與房市,三率則是利率下降、失業率提高以及投資率衰退,這些現象提醒我們世界經濟倘再不有效振興,可能產生大蕭條,如同30年代那樣,當時美國羅斯福總統提出新政,釋出寬鬆貨幣、擴大財政政策,政府並完全帶動公共建設,才使得美國經濟慢慢復甦,隨後在二次大戰後,美國就成為世界經濟龍頭。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80年來,全世界雖然也歷經幾次經濟危機,例如石油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等,但都沒像這次這樣,股票跌幅如此大,房地產亦然,利率下跌、投資停滯,但是否如30年代那般嚴重,或許還沒有,當時美國胡佛總統採取保守政策,但卻加速經濟的衰退,因此面對此次挑戰,世界各國記取過去的教訓,大家都採取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概念,以寬鬆、擴大的政策來因應,綜言之,這次比30年代經濟大蕭條要好的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一起連手對抗金融風暴,大家眾志成城,面對困難。
  副總統表示,此次金融海嘯,造成的不僅是對金融面的影響,還包括實際經濟面,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範圍只有亞洲,而我們主要市場在美國,因此未受到很大影響,然而這次海嘯來源地是美國,而它又是全球最大市場,全世界百分之35產品都是外銷當地,金融也是跨國經濟,因此一旦產生危機,全世界難免均遭殃。
  為了因應這樣的情勢,副總統再度強調政府要有新思維與新作為,所謂新思維就是政府要有積極因應策略,他說,以往市場經濟與自由經濟是希望政府少管,但現在發現,最為倡導自由經濟的美國都需要政府出面,因此政府要有大作為,更形重要;第二、資源要統合運用,不能像過去各管各的,相反地,所有資源需做統合運用;第三、以內需補充出口減少,降低傷害;第四、救失業要比救成長優先,換言之,在此緊急時刻,全世界國家不是在談成長多少,而是要穩定就業市場、降低失業率,倘若失業率持續升高,將造成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以及信心問題;第五、政府所採取的短期措施不能扭曲長期目標,必需相互配合;最後則是培養經濟自主的實力,也就是由內需產業來培養經濟自主能力,減少以往太過於依賴外銷的偏重、開創自己的品牌,以上是我們應具備的新思維。
  至於新的作法,副總統指出,首先是穩定金融,因為金融是信心指標且與企業密切相關,當金融動搖,企業信心就隨之受到影響,美國就是一個明顯例子,歐洲、日本也面臨同樣問題,副總統說,半年來台灣在此方面成果不錯,因為我們採取存款全保,以及中央銀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降低利息,使得銀行得以穩定,大家信心也得到回復;第二、搶救失業,短期內失業問題是每個政府需視為最優先的課題,也是最嚴峻的挑戰,政府提出很多措施,如失業保險給付延長、補助員工進修、釋出更多公共服務的工作,例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工商普查等,此外,去年5月政府在擴大內需方面,預算編列有580億,已完成招標約百分之85,待開始動工就有許多工作機會,今年政府又編列了更多預算投入公共建設,相信會帶來更多工作機會;第三、紓困企業,銀行如何挽救企業,例如由貸款融資著手等;第四、輔導新興產業,諸如軟體園區的設立、綠色能源、觀光旅遊、文化創意與醫療照護等,過去似乎未受到廣泛重視,但無可諱言,都是未來的明星產業;第五是推動愛台十二項建設,今年政府提出特别預算,將逐漸實施,明年可以稱為「公共建設行動年」,許多擴大公共建設計劃即將推出;第六是社會安全網的建立,在面臨如此經濟問題之際,社會上需要照顧的團體與個人以及社會福利計劃,政府更不能打折,因為這是社會安定、人民安心的重要力量。副總統表示,以此種種新作為,希望能產生新的效果,讓台灣經濟有效復甦。
  副總統表示,在全世界景氣狀況均不佳情形下,大家都憂心忡忡, 台灣此時若夠穩住、不要再惡化下去,已屬了不起,只要國人與政府一起努力,相信當機會再來,我們一定可以展翅高飛、再創榮景。
  席間業者也提出關於少子化現象影響私立學生招生、政府預算浪費、提供就業機會、成立南部產業研發中心、環保科學園區用地、人才連結產業、改善重北輕南情形,與副總統交換意見。
  副總統綜合回應表示,教育相當重要,但若能根據未來經濟需求,加強技職教育,則是可行方法,例如高雄餐飲學校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它普受社會歡迎,對服務業貢獻很大,以目前台灣大學生人數頗多而言,如果可以培養訓練專長,學校的經營與招收或許可以有新的氣象;至於以新思維來檢討預算執行,讓預算符合行政效率,副總統也表達贊同,他並強調,應儘速推動愛台十二項建設,只要能抓住時機、儘快進行,才能有效刺激國內經濟成長;而在環保科學園區用地取得方面,副總統則希望能一致化,以同樣標準來處理;至於設立國家級研發中心,副總統認為,應由務實面來看高雄的優勢在那裏,針對有利的產業進行研發,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針對重視南部產業議題,副總統表示,政府在規劃政策時應同時想到南部,才能讓南北平衡,而且對企業而言,南部成本較低,產業若南移,應較合算;而關於台商投資東南亞一事,副總統認為,短期內應該是振興台灣本地投資為先,政府資源應用在本地、投資本土產業,尤其若能促成世界上許多產業的關鍵技術與市場通路在台灣發展,應有很好效果,例如D-RAM在我們資訊產業零組件舉足輕重,但我們核心技術卻不多,因此若要重整此項產業,則要將關鍵技術引進,如此應可帶動整體國內就業與產業發展、讓產業升級。
  關於產業轉型,副總統也表示,高雄加工出口區轉型為經貿特區,以及軟體園區的設立,都是有利誘因,可以讓高雄產業脫胎換骨,他在主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時曾討論過,與會人士均認為可行,也已送請行政院參考;其餘如成立在地化服務機構、南部產業紓困原則、軟體園區與中小企業育成中心設立等等,他均表達肯定與支持,不過副總統也提到,軟體園區成立後,如何招商也相當重要,他期待中央與地方政府一起努力,才會真正收效。
  至於兩岸三通議題,副總統表示,總統就任後,十分用心地完成兩岸三通,其中許多細節需與對方進一步商談,但大方向則是希望能將高雄港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作更進一步發揮,讓高雄真正成為燦爛的國際級都會港區。
  副總統最後再度感謝與會企業界代表踴躍提供卓見,他表示,政府會盡最大力量,朝向經濟產業升級、再創榮景而持續努力,希望大家要拿出信心,與政府一起打拼,共創未來。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