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07月05日
總統在聖國與隨行記者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台北時間七月四日晚間)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第二天的訪問行程中,特安排與隨行的國內媒體記者茶敘。茶敘地點是在訪問團一行下榻的觀海旅館游泳池畔舉行,由於聖國的景色秀麗,氣候怡人,茶敘氣氛輕鬆而愉快。
總統在茶敘前並提及出訪四天來的感想。總統首先感謝此行所有團員及媒體記者朋友們和他一起用腳、用眼、用心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努力作見證,雖然訪問行程只進行至第二站,但他內心已有三個深深的感動。
總統表示,首先感動的是友邦對台灣的熱情,而這樣的熱情,並不是為他一個人,而是給最偉大的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其次,感動的是友邦人民的努力。四天來我們到訪的塞內加爾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兩國過去同樣都是黑奴的中繼站及轉運站,兩國人民的祖先都曾承受過深深的苦難,但多年來,我們的非洲友邦在苦難當中,努力向上的精神確實令人敬佩,而我們也認為,無論國家大小,無論膚色,只要努力,辛勤的流下汗水,就絕對值得尊敬。
總統並有感而發地表示,從友邦小孩身上,我們看到他們國家的希望,小孩純稚的臉孔是那麼活潑、天真及無邪,他們與台灣的小孩一樣都是天堂的孩子,不會因為膚色、經濟及種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台灣有幸與他們一起努力;而其實台灣從無到有,由下而上,在有限的條件及最困難環境中開創無限可能的精神,與我們的非洲友邦的努力沒有兩樣,友邦國家與我們一樣都是從苦難中一路走來,我們為什麼不能伸出援手?為什麼不能適時拉他們一把,給予他們協助?
總統也接著指出,他的第三個感動是,台灣駐外醫療團及農技團的犧牲奉獻及人道關懷。台灣的溫暖是透過他們的手傳送到非洲友邦。曾有人提及出訪非洲很辛苦,但他認為,我們駐外的醫療團及農技團同胞鄉親更辛苦,他們有的在這裡待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無怨無悔;上一代如此,這一代的年輕人也一樣,志願到偏遠的國家犧牲奉獻,例如駐聖國醫療團的陳志福團長,先前也曾駐幾內亞比索,數十年如一日;而這一代的年輕朋友|黃閔農去年才從台大醫學院畢業,他選擇外派聖國醫療團服替代役,而且不只是他個人,連他的女朋友都千里迢迢來到聖國當醫療團的志工,實在令人感動。
總統最後並強調,台灣站起來、走出去,是為了要推動人道外交,善盡國際社會的責任及義務,但在海峽對岸的中共卻採兩面手法,一方面打壓台灣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又阻擋台灣對友邦的人道關懷及用心;中共的霸道不僅以威脅利誘,挖台灣的牆角,迫使友邦與台灣斷交,甚而如果無法得逞,就輕視、蔑視我們的友邦國家。台灣的人道相對於中共的霸道,從中可以很清楚了解,究竟誰真正關心人類的幸福及世界的和平。對於中共方面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並且阻擋台灣推動人道關懷,總統不僅深深不以為然,也至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