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12月18日
總統接見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李正雄理事長暨理、監事幹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李正雄理事長暨理、監事幹部,接受該會李理事長呈獻「榮譽理事長」證書,並致詞感謝該會長期以來的付出與貢獻,也期許該會繼續努力降低自殺率,讓社會更祥和、美好。
  總統表示,他當選總統之後,才知道總統同時要兼任幾個重要公益社團的理事長或會長,除了紅十字會總會外,「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公益組織之一。事實上,生命線的歷史要追溯到1953年英國倫敦首創的「撒瑪利亞電話」,這是一項心理諮商的電話協談,我國則於1969年由馬偕醫院引進這項服務,受到社會普遍的重視與歡迎。
  總統指出,社會越來越現代化的過程中,民眾的心理困擾也隨之增加,在李前總統的協助下,將23個縣市的求生電話號碼鎖定為「1995」(要救救我)專線,多年來,這個電話對許多民眾而言,是搶救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每年協助的個案都達11萬人次以上,去年還超過12萬人次。
  總統說,自殺已經連續10年成為國人10大死因之一,因此,生命線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總統認為,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雖然台灣自殺死亡的人數在全世界而言不算太高,但過去幾年成長速度非常快,一年都有2000多人。因此,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就非常重視這個議題,也請衛生局努力建立自殺防治網。總統說,數據顯示,每年向生命線尋求諮商的個案超過11萬人次,雖然很難估算究竟救活了多少人,但相信有許多人因此放棄自殺的打算。
  總統表示,根據衛生單位的統計,自殺死亡的人數中,年齡介於25-45歲的人數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這點非常值得注意,這個階段是生命力最旺盛、最有前景的期間,卻有人選擇放棄生命,對社會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這可能是因為目前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環境因素,需要大家用更多的愛心、耐性、包容與誠意來化解。總統進一步表示,對於自殺率居高不下,為政者應該深刻檢討,瞭解這個社會有什麼因素讓某些人無法活下去。雖然各縣市都設有自殺防治中心,也發揮相當的效果,但針對自殺率這幾年成長快速的問題,政府一定會運用所有的力量幫助心理有困難的人,讓他們在關鍵時刻度過難關。
  總統也稱許生命線的工作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積功德」,大家從中不僅能獲得助人的快樂,相信冥冥之中也會得到福報,他特別感謝大家長期的貢獻與努力,未來他擔任榮譽理事長,也會盡力減少自殺因素,對於在自殺邊緣掙扎的生命,給予最快速、有效的服務,讓他們因此放棄自殺的念頭。針對近日經濟不景氣造成的社會問題,總統也請大家提高警覺,抱持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心情,繼續從事助人工作。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