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12月12日
總統為新竹桃山張學良故居開館啟用剪綵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應邀為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張學良故居開館啟用剪綵,並為座落於故居前的張學良先生與夫人趙一荻女士紀念銅像揭幕。
  總統在開館啟用典禮上致詞表示,今天前來參加這項典禮,心中感慨萬千,張學良先生是歷史人物,當讀到他的歷史時,他已在歷史舞台上沈靜;回想72年前的那段歷史,國民政府為安內攘外而與共產黨激戰,然而另一方面日本侵華日亟,918事變發生東北淪陷,張學良先生因國仇家恨,對時局有另一番不同的體會,因此在72年前的今天以兵諫的方式震驚全球,7個月後蘆溝橋事變發生,國民政府展開8年的對日抗戰。
  總統進一步表示,張學良先生在台灣光復後不久來台,被幽禁在桃山度過11年的歲月,這是一段奇妙的歷史,因為來自東北的張學良先生熟諳日文,能與生活在此間懂日文的台灣人與原住民溝通、交朋友,這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事情。那一段長遠的恩怨情仇、是非功過,已隨著歷史人物退出歷史舞台而逐漸被人淡忘,但他精彩與重要的一生,卻是兩岸歷史學家不斷發掘的對象。總統說,這使他想到兩岸的和解,除了降低台灣海峽的緊張,範圍也應擴大到其他領域,包括我們的國際關係以及我們對歷史的詮釋。
  總統並以二次世界大戰末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提出降書的史實表示,那一天中共總書記也發表了談話,首次承認是國民黨領導對日正面作戰,以及在對日抗戰中,國軍的犧牲最多,包括200多位將軍陣亡;總統說,這是重要的和解,要讓歷史來說真象與說真話。
  總統認為張學良先生是最安靜沈默的歷史人物,幾十年來未對自己一生的功過說過一句話,對被幽禁也沒有過抱怨。然而一切都過去了,在兩岸的和解聲中,我們應把張學良在台灣的歷史,以鮮活的行動來讓世人緬懷,因此他很感謝新竹縣鄭縣長能透過維護歷史古蹟的方式來體現。特別是桃山的山川秀麗、風景如畫,歷史與文化在這裏作了有趣的交會,應好好發展觀光,讓張學良將軍多彩多姿的人生與在西安事變的許多經歷,從不同的高度與角度來看待,幫助大家從緬懷一位歷史人物的價值所在,學到指引往前邁進的教訓與啟示。
  總統也肯定新竹縣在鄭縣長的領導下,觀光發展與日俱進,附近的生物醫學中心以及內灣線鐵路即將完工,新竹縣要成為觀光大縣的條件已愈臻成熟。他期許在大家努力下,使新竹縣聯外交通、民宿等各項建設都能更為完善,讓更多觀光客前來探訪張學良故居,並希望在大家良好經營下,使歷史古蹟可以作為吸引觀光客的賣點。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