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應邀參加以「如何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精神」為討論主題的「國際接軌.權利躍進」國際研討會開幕活動,並與「萱萱」、「廷廷」兩位身心障礙幼童一起簽署「台灣身心障礙者權利宣言」,象徵台灣下一代身心障礙者一定可以感受到更好的權利與更為尊嚴的待遇。
致詞前,總統先以手語介紹自己,並向與會人員問候與加油,總統也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與感謝來自7個國家的代表與專家來台與會。
總統致詞表示,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於2006年8月通過,今年生效,以他個人研習國際法立場看國際公約,例如海洋法公約、兩個人權公約需要10多年才能完成存放情況看,該公約能在兩年完成批准存放程序,屬於少見,意謂全世界各國對該公約有很高的共識。而我國雖自1971年失去了聯合國代表權之後無法參加聯合國活動,但基於憲法規定,我國對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仍有遵守的義務。
總統指出,去年我國公布修正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不論法律名稱及內容與過去比較都有些不同。該法最早稱為「殘障者福利法」,後來改為「身心障礙者福利法」,現在再進一步變成「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自名稱與內容都可看出我國對於身心障礙者的保護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思維也愈來愈不同;他強調,身心障礙者不應是二等公民,應受到相當程度的保障。
總統也以擔任台北市長及在中央服公職的經驗指出,立法者大部分都不是身心障礙者,因此無法完全體會身心障礙者的需求與渴望,因此如何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使他們的權益與一般人的差距減到最小,值得我們一起重視與努力。目前我國領有身心障礙者手冊的人口有102萬7千人,約占人口總數的4.45%,而且人數呈上升趨勢;另全國有身障福利服務機構260所,其中私立184所,約占71%,96年政府對身心障礙者福利補助預算192億,較前年略為增加,而明年政府的預算中,社福預算僅次於教科文預算,居第二名,顯示政府對身心障礙者愈來愈重視,但仍然不夠,需要再進一步向前努力。
總統表示,他在競選台北市市長時曾說,台北市不能算是身心障礙者的城市,因為身心障礙者出門難、搭車難,因此他立志要予以改善,第一任以3年多時間舖平人行道,之後也設立了機車灣、身心障礙者緩坡、低底盤公車、復康巴士等,這些都是一步一步改善身心障礙者所遇到的問題,同時他也是第一個把身心障礙者參加運動的獎金提高到與一般選手一樣,他的努力與用意在鼓勵身心障礙者勇於從事運動,若能得獎也不會被看作是二等公民。因此無論哪一位市長、部長、總統,在任內若能為身心障礙者的福利多做一些,就會讓身心障礙者感覺到希望並受到社會的重視。至於今年10月開辦的國民年金予部分身心障礙者感受到排擠作用,他則希望內政部能在此一方面研究找出共存之道。
總統也強調,競選時所提出照顧身心障礙者的全部政見都會逐步落實,儘管經濟情況不好,社福預算仍高居第二位,這代表著政府有決心與誠意協助身心障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