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12月03日
副總統參加「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中心」台北秋季會議午餐會並進行專題演講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前往遠企飯店參加「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中心」台北秋季會議午餐會並進行專題演講,說明新政府上任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與促進區域和平繁榮的各項作為。
副總統致詞表示,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不僅要對選民的付託負責,更要對長遠的歷史負責。他強調,兩岸關係攸關台灣長期經濟發展,也關係台灣安全與自主,同時台灣也必須考量兩岸關係對亞太和平穩定的影響。
副總統指出,新政府主要是以「三個原則」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的主軸:尋找最有利於台灣的經濟戰略、確保台灣的安全與自主以及增進區域的和平穩定。他說,馬總統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兩岸政策,包括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解交流、加強兩岸經濟合作、開放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放寬兩岸之間的投資限制等等,都獲得選民的支持。副總統認為,這代表了台灣民眾對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選擇,也象徵新政府推動的兩岸政策獲得了人民的授權與認同。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在新政府就任前、今年四月間,他前往海南島參加博鰲論壇,除與胡錦濤先生舉行氣氛融洽、坦誠的會談之外,並向他提出以「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作為未來雙方互動協商的原則,獲得了胡錦濤先生正面的回應,隨後兩岸在六月間由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與海協會陳雲林會長在北京重啟會談,恢復中斷近十年之久的對話,具體推進兩岸間事務性協商的議程,並初步確立兩岸制度化的協商機制。
繼確立雙邊初步的協商機制之後,上月初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抵台訪問,副總統指出,這除了是首位大陸涉台事務最高層級人員的到訪之外,兩會簽署四項有關空運、海運、郵政及食品安全等協議,代表兩岸正逐步走向正常交往,外界也可以瞭解新政府就是秉持穩健、務實的態度推動兩岸政策,先由經濟、社會等較為迫切的民生議題著手,相信此舉也符合台灣的利益。
副總統並提出陸委會公布的民調結果表示,高達八成民眾滿意兩岸協商簽署的四項協議,也有超過六成民眾認為會談成果有助台灣的經濟發展。不過,仍有部分民眾仍對中國大陸存有疑慮,在陳雲林會長訪台期間發動大規模抗爭活動,副總統認為,台灣已是一個民主社會,政府在推動兩岸政策時一定會尊重民意,並設法凝聚更高的共識。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雖然民調顯示台灣民眾高度支持兩會所簽署的四項協議,但不可諱言北京某些方面仍未釋出具體善意,例如超過1400枚飛彈依然瞄準台灣,且台灣爭取參與WHA與參加東亞經濟整合的議題,北京也未讓步,他呼籲兩岸應共同努力,建立彼此的長遠信任,期盼兩岸在推動事務性談判的同時,不再升高兩岸在政治議題與軍事議題上的緊張關係,讓彼此能在馬總統提出的「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為民興利、兩岸和平」基礎上積極擴大合作。
副總統也指出,台灣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參與者,除了建構和平的兩岸關係,也必須更積極地參與國際組織,他認為以台灣的國家實力,絕對可以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力量,相信台灣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能對美國在內的亞太主要國家產生正面效應,符合全球利益,尤其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由首位非裔人士歐巴瑪先生當選美國下屆總統,成功締造歷史里程碑,並對全世界產生重大意義,副總統期待美國新政府能繼續以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精神,協助台灣保存這些重要價值,並以此促進台美關係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