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10月28日
總統接見全國優良商人、優良外國駐華商務單位暨優良外商負責人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全國優良商人、優良外國駐華商務單位暨優良外商負責人,肯定並感謝他們長期為台灣經濟發展所作的努力與貢獻。
總統表示,我國大部分經濟活動都與國際社會接軌,經濟成長的最主要來源也來自於對外貿易,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大陸、歐洲以及東南亞國家等,然而最近幾個月,全世界發生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風暴,台灣未能免於這一波金融海嘯的侵襲,這是可以理解的。
總統指出,目前台灣外匯存底有將近2,800億美元,排名全世界第五,而我們的外債並不多;此外,我國的人均所得雖達近1萬9千美元,但是儲蓄率仍舊高達29%,其中將近一成是超額儲蓄,非常有機會轉變為投資,因此,台灣的經濟體質可謂依舊厚實。
總統舉例指出,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發佈的2008年世界競爭力評比報告,台灣在55個被評比的經濟體中,排名第13,較去年進步5名;此外,最近在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報告中,因為新政府上任之後,兩岸衝突消弭、台灣政治風險大幅降低,使我國從1月份排名第15,到9月份排名提升為第5;而今年9月份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評比台灣資訊業競爭力為第2名,僅次於美國;此外,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統計IT100(全世界百大資訊廠商)中,2005年美國上榜46家,台灣有15家,居於第2名,今年的統計中,美國降為33家,台灣則增加為18家,並且在所有的評選項目裡,台灣在創新研究發展上獲得第1名。總統說,整體而言,台灣的經濟體質,尤其是產業的韌性與創新能力仍居世界翹楚。
總統並表示,過去8年我國公共投資皆為負成長,但新政府明年編列1000億基礎建設預算,並以逐年增加5%的比例增編,納入「愛台12項建設」中,目的是為了使我國基礎建設升級,讓產業能在更好的投資環境中發展,創造產業與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雙贏局面。
總統最後強調,我國經濟體質原即堅實,不僅在國外許多專業經濟評比中名列前茅、未來更將逐年改善公共建設以提升國內投資環境,相信在政府、業界與民眾的攜手努力下,台灣必能通過金融風暴的考驗,再創經濟發展高峰。
全國優良商人、優良外國駐華商務單位暨優良外商負責人,下午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