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10月11日
副總統出席「台灣-東亞自由貿易協定」學術研討會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表示,和平與發展是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標,作為東亞地區的重要成員,台灣要作為和平的締造者,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我們將繼續致力推動自由民主及和平,並持續加強與大陸的協商與對話,擱置爭議,共創雙贏。
  副總統強調,我們會充分發揮台灣位居東北亞與東南亞交通要衝的地理優勢,以及與東協國家多年的友誼與深厚的經濟合作關係,針對區域內重要議題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區域內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同時,我們也期待能夠在東協憲章下,以務實的模式,展開與東協國家對話與合作,進而能實質參與「東協加N」的區域性對話與制度化協商。
  副總統是上午出席由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經濟部國貿局所主辦的第一屆「台灣-東亞自由貿易協定」學術研討會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表示,研討會在此時舉辦相當有意義,因為當前我們面臨可謂近百年來罕見的金融、經濟風暴,面對這股風暴,需要解決的國家不只一個,很多國家都受到影響,尤其在全球化時代,唯有大家攜手努力,才能迎接挑戰、克服困難。
  副總統指出,近年來區域經濟整合快速發展,協商簽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蔚為世界潮流。在東亞地區,以東協為中心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更快速發展;而台灣是東亞地區最重要投資國之一,並在東亞產業分工上扮演樞紐的角色。但是,長久以來,由於眾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台灣一直無法參與東亞制度化的區域經濟整合,使得很多台灣企業及民眾產生台灣可能會被邊緣化的憂慮。
  副總統認為,面對東亞地區經濟快速整合的趨勢,以及台灣持續被排除在外的困境,政府仍持續努力尋求突破,例如:加強參與多邊自由貿易合作,包括WTO、APEC、亞銀及PECC等。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努力推動與友好國家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而台灣的企業也透過在東協國家及中國大陸等地的投資生產,來擴大區域營運的能量,並分享自由貿易區協定的好處。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520新政府上任以來,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獲得重大進展,對東亞地區的和平繁榮帶來新的願景。在兩岸關係改善的同時,台灣也希望能進一步強化與東亞各國間經貿關係,並增進各個層面的交流。
  副總統表示,正因為台灣與東協各國的經貿關係日趨緊密,如果能與東協形成自由貿易區,不僅可以透過價值鏈分工,增進東亞地區的整體競爭力,同時也可以透過區域經濟的進一步整合,加強東亞區域在全球產銷供應鏈上的完整性。
  至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發展,副總統相信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的持續改善,也將有助於降低東亞各國與台灣洽談多邊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阻力。大陸方面也應該改變僵化的政策,減少對台灣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對話及制度化經濟整合的反對與干擾。我們也願意就兩岸如何共同參與東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相關議題,與大陸方面加強溝通對話,化解不必要的對立與誤解。
  副總統指出,迄今為止,兩岸關係的改善對台灣與東協國家間的友好關係已產生催化效應。今年7月在東協外長會議聯合公報中,首次列入歡迎兩岸關係持續改善等敍述。520後,台灣與菲、印尼、泰等國分別舉行部長級勞工會議,近期也會推動台灣與東協國家進行部長級經濟合作諮商會議。另外,台灣將與東協國家進行國會交流及二軌智庫對話。整體而言,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層級與互動頻率已明顯提升。外交部也計畫成立跨部會的東協工作小組,並擬在東協各國增設駐外館處,處理與東協國家間日增的交流事務。當然,我們也非常需要東協國家及其他東亞國家的進一步支持與協助,讓台灣能夠盡速參與「東協加N」的對話,進而成為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正式成員。
  副總統最後表示,面對當前全球經濟及金融的嚴峻情勢,東亞各國的加強合作及區域經濟緊密結合,是降低外在衝擊的關鍵因素。今天的研討會,針對此一重要議題進行探討,格外具有意義,相信透過與會先進的集思廣益,必能激盪出寶貴的意見,為東亞區域的整合及台灣的參與,開啟一條成功之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