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10月06日
副總統出席「2008年全球招商大會」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2008年全球招商大會」,並以「台灣經濟再造之路─新挑戰、新機會」為題,發表英文演說。
  副總統表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下,為台灣經濟重新定位。從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角度來看,台灣具有許多無可取代的經濟優勢,除了絕佳的地理位置與優質的人力資源外,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台灣也正在開創前所未有的歷史契機。
  副總統說,兩岸的和解以及雙方透過協商對話及政策鬆綁,正加速促進兩岸經貿關係邁向全面正常化。這種發展完全改變了多年來兩岸的對峙情勢,袪除外商所擔憂的兩岸政治風險,讓台灣能夠重新立足在一個正常的政經大環境下從事國際經貿活動。
  針對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副總統提出四大重要方向:一、大刀闊斧推動法規鬆綁及制度改革;二、大力投資基礎建設;三、大力培育及吸引國際化人才;四、全力再造產業的活力。
  副總統表示,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台灣一度自外於全球的趨勢,形同邊緣化,現在我們要向全世界昭告:「台灣回來了!」,我們會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政策,配套的制度規章,為台灣經濟作出嶄新的定位,引領台灣經濟邁向嶄新的境界。
  副總統演說全文為:
  萬長很高興應邀出席台灣2008年全球招商大會,能夠和這麼多從全球各地包括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遠道而來的企業負責人、經理人及國內外的貴賓朋友齊聚一堂,參與今天的經濟盛會,倍感榮幸。
  現在全世界都面臨很大的經濟挑戰,各國都在尋求因應危機及走出困境之道。台灣是海島型開放經濟,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但也是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的最佳機會。今天我要以「台灣經濟再造之路」作為題目,針對當前台灣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
  早在1994年,當時我在擔任經建會主委的時候,已經著手為台灣規劃新的經濟發展之路,1995年3月台灣推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希望因應自由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將台灣建設成為跨國企業經營亞太市場的跳板及營運中心。這個計畫當年吸引亞太各國乃至全球的矚目,也為台灣帶來外商投資的熱潮。然而,遺憾的是,在1997年我擔任行政院院長之後,亞洲爆發金融風暴,台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在2000年我們挺過金融風暴衝擊,準備重新出發之際,又遇到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8年執政,政治意識型態影響經濟政策,因而讓台灣經濟發展脫離了常軌,8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僅4%,在亞洲居於後段班;台灣經濟更出現邊緣化的危機。過去10年的痛苦經驗,讓台灣經濟活力受到很大的壓抑,因而重建台灣經濟活力已成為520以來新政府首要經濟課題。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的巨大變化,對台灣經濟發展亦構成嚴苛的挑戰。去年以來,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的飆漲,讓台灣飽受輸入性通貨膨脹之苦。而去年7月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金融及經濟的衝擊不斷擴大。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仍高度依賴出口,台灣金融市場亦與國際金融市場連動性很高,因而受到的衝擊至為可觀。過去4個多月來,新政府為因應國際經濟及金融情勢惡化帶來的衝擊,作了很多的努力,我們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維持物價的穩定,並執行擴大內需及照顧社會弱勢的政策,以維繫經濟成長的動能。最近,面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我們也及時採取強力的因應措施,來穩定資本市場及確保整體金融的安定及健全運作。面對數十年來全球金融及經濟的最大風暴,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及足夠的能力來因應挑戰,渡過風暴,再一次地向全世界證明:台灣經濟是亞洲「不沈的航空母艦」。
  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下,為台灣經濟重新定位。從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角度來看,台灣具有許多無可取代的經濟優勢:
  首先,台灣絕佳的地理位置,配合綿密的對外經貿網絡,讓台灣成為最有潛力、也最有價值的「機會之島」。台灣地理位置銜接東南亞與東北亞,又與亞洲最大的經濟腹地、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中國大陸毗鄰而處;台商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有龐大的投資,也是亞洲主要的資本輸出國及技術提供者之一,因而具有絕佳的機會作為亞洲經貿的樞紐及全球跨國企業進入亞太地區的門戶,同時也有很大機會可以發展物流轉運,研發創新、金融服務等高附加價值的區域經濟活動中心。這些機會將因為台灣經濟政策的開放與鬆綁而被釋放出來,這也成為外商利用台灣經濟優勢、創造商機的最有利時機。
  其次,台灣優質的人力資源及堅靭的企業精神,以及完整的基礎建設,有利於扮演亞太地區資源整合者的關鍵角色。台灣在20世紀的後五十年,能從戰爭過後滿目瘡痍的惡劣環境中,創造出一度為全世界開發中國家羡慕及效法的「台灣經驗」,所依賴的就是勤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眾多在艱困環境中發揮高度靭性與創新能力的台灣企業。這種以人力、人才為基礎的優勢,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視,多年來台灣政府也大力投資人力的培育及訓練,並積極營造有利企業跨國經營的環境及法令規章,再配合充實各項軟硬體基礎建設,讓台商在亞洲跨境經營及整合資源運用方面,發揮了強大的經濟效能。在台灣全力衝刺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裡,跨國企業可以善用台灣這項獨特的優勢,與台商共同合作開發亞太區域的市場與眾多商機。
  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台灣正在開創前所未有的歷史契機。自1995年6月以來,兩岸關係一直波折起伏,尤其過去8年台海緊張情勢不斷升高,兩岸溝通及對話亦近乎停滯,我政府兩岸政策也大幅倒退,因而造成種種經濟扭曲的現象,不僅弱化了台灣經濟與全球市場的連結,而且因為政治風險升高,讓外商對台灣投資趑趄不前。自520新政府團隊接任以來,兩岸關係已出現重大的突破,我們恢復了停頓將近10年的兩岸制度化協商管道,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負責人在6月12日舉行兩會高層會談,隨後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及「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7月4日兩岸週末包機及大陸觀光客如期順利啟動,為兩岸關係樹立了里程碑。兩岸透過制度化協商管道,不斷地進行溝通及處理解決各種及時性問題,持續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不久之後,將在台北舉行的第2次兩會負責人會談,將就週末包機擴大運作、貨運包機、建立新航路以及海運直航等議題進行協商並簽署協議,讓攸關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海空運直航可以完全付諸實現。兩岸準備後續溝通的議題還有很多,包括:兩岸銀行監理合作、證監備忘錄、貨幣清算機制、台商投資權益保障、經貿糾紛調處、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都將陸續納入協商的議程。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亦積極鬆綁兩岸經貿的各種不合理限制,過去幾個月,我們推動了小三通正常化措施,有限度開放人民幣在台兌換、鬆綁大陸投資上限的規定、推動外國企業及海外台商回台第一上市及第二上市,以及開放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投資國內股市等政策措施。近期內還將鬆綁大陸投資產業別限制,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製造業、服務業及愛台12建設,擴大引進大陸產業技術人才,以及放寬兩岸人員往來等等。
  整體而言,兩岸的和解,以及雙方透過協商對話及政策鬆綁,正加速促進兩岸經貿關係邁向全面正常化。這種發展完全改變了多年來的兩岸對峙情勢,袪除外商所擔憂的兩岸政治風險,讓台灣能夠重新立足在一個正常的政經大環境下從事國際經貿活動。
  從長期經濟發展來看,台灣緊鄰經濟快速崛起的中國大陸,在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下,台灣必須面對這種現實,善用鄰近大陸可以創造出來的優勢,並且利用這種優勢來增強台灣經濟及產業國際化能力,強化台灣與世界經濟的連結。兩岸關係若能作出這樣的定位,台灣就不會有向大陸傾斜的憂慮,台灣經濟發展的空間就會更為寬廣,這也是再造台灣經濟新局的關鍵所在。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在今(2008)年8月發布的全球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我國投資環境評比名列全球第5名,亞洲第2名。這項具代表性的評比顯示台灣是跨國企業及國際投資人的最愛之一。在新政府的領導下,台灣政治環境趨於安定,兩岸關係也將持續改善,台灣經濟發展也將邁入新的里程碑,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捩點,也是台灣再創經濟高峰的新起點。
  未來我政府將朝以下幾個方向加強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為建立高度自由化、國際化的投資環境,政府將持續進行法規的鬆綁,解除各種不合時宜的經濟限制,讓企業的經營活力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另一方面,我們將全力因應內、外經濟的劇烈變化,進行大規模的制度調整,包括:全力推動節能減碳制度,將台灣打造成為一個節能減碳的未來經濟;我們也將推動金融改革,強化金融體質,逐步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籌資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同時,將推動賦稅改革,營造一個低稅賦、與國際接軌的租稅環境,以吸引外商投資及引導台商資金回流,並能兼顧社會公義的實踐。
  為創造台灣未來競爭力,政府從前瞻的觀點,大力規劃及推動公共建設,未來將優先推動「愛台十二建設」,包括產業創新走廊、全島便捷交通網、下水道建設、都市及工業區更新等,來塑造優質的投資與生活環境。我們也要調整相關制度及鬆綁法規,來鼓勵外資及陸資投資參與台灣公共建設。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能夠全面提升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並創造經濟的外溢效果,為台灣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更多的消費。
  台灣經濟要與國際全面接軌,要提升為人才密集的知識型經濟,必須有足夠優質的國際化人才。未來將大力進行人力投資,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全方位的國際化人才。同時,我們也要在各項移民、簽證制度上進行鬆綁,增加誘因,大量延攬海外科技、管理、專業服務及跨領域的專業人才,以為台灣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注入新的活力。
  台灣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必須致力推動產業升級,再造產業的活力。台灣的IT產業及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上各擁有一片天,但產業競爭不進則退,未來必須因應全球產業的快速變化,提升產銷的層次,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才能永續經營這些重要產業。同時,台灣必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未來的競爭優勢。未來我們將充分運用台灣的利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生物科技產業、醫療觀光產業及運籌服務產業,以廣泛創造新的投資機會及新的就業機會,再造產業發展的活力。
  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台灣一度自外於全球的趨勢,形同邊緣化,現在我們要向全世界昭告:「台灣回來了!」,我們會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政策,配套的制度規章,為台灣經濟作出嶄新的定位,引領台灣經濟邁向嶄新的境界,我們衷心期待,全世界關心台灣的企業界朋友們,大家一起加入台灣經濟再造的壯盛行列,創造商機,掌握商機,為璀璨的台灣經濟遠景共同付出,共同收穫。
  最後,敬祝本次招商大會成果豐碩、順利成功,也祝福各位貴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