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10月05日
總統出席「發一崇德學界40年感恩紀念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發一崇德學界40年感恩紀念大會」,除感念陳鴻珍老前人無私奉獻60年的事蹟,也期許社會應從儒家精神中學習傳統美德。
  總統致詞時表示,創辦人陳鴻珍大姑老前人為了傳播大道,離鄉背井前來台灣創建一貫道,就此與台灣結下善緣,其不畏艱難、堅持下去的毅力令人崇敬,並以自身的修行與德性淨化眾生心靈,感動了許多民眾。
  總統說,所謂「大姑」指的是終身未嫁的女性,陳老前人從19歲起即立志清修、關懷世人,一生創辦了育幼院、5個文教基金會與1個慈善基金會,即使一生膝下並無子女,但這些曾受到她照顧的道親,就如同是她的眾多子女,可說是「人間的活菩薩」,為後世永遠景仰。
  總統也表示,他在十多年前讀到中研院院士宋光宇所著《天道鉤沉》一書,文章中十分推崇發一崇德所開創的人文關懷精神,也讓他想到孔子所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而發一崇德的後世弟子就是依其道統,立志修養,服務社會,讓他非常感動。
  總統說,今年的祭孔大典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由總統親自致祭,在往年則是由內政部部長代表總統致祭。總統進一步表示,他從小對於孔孟的思想即十分崇敬,因為儒家思想常是先人生活智慧結晶,著重父母、夫妻、兄弟、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這都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道理,並非談論過度的理想,只要確實實踐就可以感化人心。
  總統說,孟子曾提到:「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勝用也」,目的就是希望人們與自然界和平共處,意即古代先賢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具有永續發展的概念,就像聯合國在1992年正式禁止在北太平洋使用小網眼的流刺網進行漁場捕撈,正是同樣的道理,證明先人的思想確有可取之處,實不應忽略,也令人十分感佩先賢的智慧與經驗。因此,一貫道希望信眾讀經的主張,讓他十分認同,因為多讀文言文不僅有助提升國人的國文程度,而且這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資產,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將它發揚光大。
  對於陳鴻珍老前人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總統表達最誠摯的崇敬之意,並感謝發一崇德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投入受刑人心靈教化、從事社區大學教育工程及推廣先賢思想等工作,也期許所有會員一秉入世救世的理念,繼續為社會服務,讓社會變得更祥和溫馨。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