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9月19日
總統日前接受美國「康德納斯旅遊者」(Condé Nast Traveler)雜誌訪問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美國「康德納斯旅遊者」(Condé Nast Traveler)雜誌副總編輯艾鼎德(Dorinda Elliott)女士專訪,就兩岸關係與政府相關政策提出看法。專訪內容已於台北時間18日晚間刊出。
總統於專訪中表示,「我希望當締造和平的人,共產黨及國民黨自成立之後就爭鬥至今,雙方都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我認為我們已來到該呼籲停止這些歷史仇恨的新紀元。」報導也指出,雖然馬總統無意挑釁中國大陸,他亦未放棄其原則。他的大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
艾鼎德副總編輯也問及為何總統樂觀看待中國民主的前景,對此,總統回應指出,從中國媒體對四川地震的報導比較未經審查,透露出公民社會的正在萌芽,我們不知道這是否經由設計或只是特例,然而如果中國大陸的經濟與教育持續發展,他們將逐漸發展出中產階級,再而逐漸發展成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是民主的基礎,總統堅信公民社會將會在中國大陸出現。
報導認為,台灣的民主是一種政治實驗,倘能成功,它將對所有華人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在此一政治實驗進行20年後,台灣現況甚佳,其社會享有絕對自由,確實施行法治,並已清除大部分過去為其政府帶來惡名的貪腐。
對於台灣與香港的民主化問題,馬總統於專訪中表示,「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灣並非香港。我們擁有民主社會,我們有自己的民選總統,我們治理自己的事務,我們有自我仰賴的意識」。
至於被問到台灣是否有意將民主推廣到對岸時,馬總統表示,「台灣被譽為亞洲及世界的民主燈塔,但我們無需鼓勵中國大陸,他們自有其動力。最好的推動方式是增加兩岸的交流,目前雙方已有經濟上的往來,未來我們應擴大納入文化及教育的交流。」「倘兩岸的青年能成為朋友,則發生戰爭的機率將大為減低」。
康德納斯旅遊者雜誌創刊於1987年,總部設於紐約,發行量約78萬份,為美國最具權威的旅遊雜誌,並發行英國版,7成以上讀者為專業高階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