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7月15日
總統接見「阿扁總統電子報讀後感想全民徵文活動」得獎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阿扁總統電子報讀後感想全民徵文活動」得獎人,除了親自頒發獎項給得獎人之外,也和起大家一起分享對阿扁總統電子報的期待和感想。
總統說,他自就任以來,一直希望能夠貼近民眾、傾聽民意。除了親自走訪各地外,更希望能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廣泛探求民眾的心聲,尤其現在電腦網際網路運用無遠弗屆,他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用e世代溝通的方式與民眾進行雙向交流。因此有了發行電子報的構想。「阿扁總統電子報」就是在這樣的期待下,於去年十月十八日創刊,固定每星期四出刊與讀者見面,就連他出訪非洲,不在國內期間,也沒有斷炊。
總統接著表示,「阿扁總統電子報」自創刊以來,收到許多讀者來信,其中有鼓勵與肯定,也有批評和建議,這些寶貴的意見,都代表大家對他的期許。此外,透過這次網路徵文比賽,也讓他有更多機會聽聽大家對「阿扁總統電子報」的意見與指教。因此「阿扁總統電子報」不是屬於他一個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財產,希望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成長。特別是這次收到的二百九十八篇作品,每一篇都是用心之作,其中有許多非常感人的小故事,也有具體中肯的建議,但更多的是深切的期許。大家對阿扁用電子報拉近與一般民眾距離的作法非常支持,因為透過電子報,阿扁不是高高在上的總統,而是可以跟大家一起聊天的好朋友。
另外,在海外求學的同學們,利用「阿扁總統電子報」向外國的友人介紹台灣的點點滴滴。甚至有同學表示,當他告訴他的外國朋友收到總統親自寄來的電子郵件時,感覺「挺驕傲的」。因為他會很自豪的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的阿扁總統,而台灣就是這樣一個親切又可愛的地方」。也有人將阿扁生活的體驗及心情故事,轉化成利他及助人的動力。例如,總統一直希望推動的「志工台灣」運動,就受到許多讀者熱烈迴響,主動來信與阿扁分享他們的經驗。就以林正義先生為例,平時是國中啟聰資源班的國文老師,但他也是身心障礙團隊的義工,他在文章中提到,「在週遭親朋好友、學生發生困難時,給予安慰並適時伸出援手,給予鼓勵使他們產生信心,看到未來的希望,給予支持使他們產生力量,幫助他們成功,如果大家都這麼做,力量一定很大,人間有愛而無礙,社會一定會更溫暖祥和起來!」看到這樣的訊息,總統非常高興,更期待經由電子報的刊登,將每一個希望的種子與力量,散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不希望我們的社會有任何暗處及盲點。
總統並向大家表示,「阿扁總統電子報」將會繼續努力,藉著電子報的橋樑,讓我們相互了解,彼此分享;透過它,我們也將更團結,更和諧。
隨後,總統也請獲獎者自由抒發自己的心得及感想。獲得特優獎的許純瑋同學說,她隻身在英國唸書,常常想家,只有靠著書信解思鄉之情,而阿扁總統電子報就像定期與她通信談心的好朋友般,可以分享內心的想法,讓她感覺溫馨而又窩心。獲得優選獎的林深淵先生則表示,訂閱阿扁總統電子報原只想了解總統的施政理念,以為看到的可能都是些八股文章,但是訂閱之後,才發現每期的阿扁心情筆記,就像是一篇篇雋永的散文,充滿著人生哲理,現在阿扁總統電子報已成為他全家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從事特教工作的林正義老師則說,特殊教育工作是寂寞而孤獨的,他的讀後感也是描寫這方面的心得,能夠獲獎,他感到非常安慰。此外,也有得獎人建議,阿扁總統電子報可增闢成功者故事專欄,介紹成功者背後辛勤努力的過程等,總統表示他將會請編輯同仁列入考慮。
「阿扁總統電子報讀後感想全民徵文活動」是在今年的五至六月間舉辦,共計有二百九十八篇投稿,入選特優獎五名:許純瑋、邵萍、許金鑾、陳紹中、林正義。優選獎十名:陳榮陞、陳韻茹、游雅婷、林深淵、張鳳英、張碧芬、邱慧洳、劉嘉琦、李婉瑩、陳令杰。十五名得獎人晉見總統時,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