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7年09月10日
副總統出席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六週年慶
  蕭萬長副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六週年慶,期勉政府相關部門與有線寬頻產業協會一起努力,早日實現台灣有線電視的全面數位化。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他在1988年擔任經建會副主委,當時正是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社會各領域都邁向自由化的重要階段。在前後幾年中,政府陸續開放黨禁、報禁,給台灣帶來豐沛的民主政治活力;另一方面,也解除了經濟上的諸多管制,開放外資與民營企業參與原本由國家獨佔、壟斷的產業。
  副總統表示,在這一波自由化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就是民眾期待一個更自由、更寬廣的世界,他們急切需要更多元、更豐富的資訊,期待更多選擇和更便利的資訊管道。當時,所謂的第四台,就是在這樣的社會需求中興起;而為了因應民眾對資訊自由化的需求,政府開放有線電視播放系統籌設及衛星電視頻道經營許可,同時也推動電信自由化。
  副總統指出,這些解除管制或是自由化的措施,吸引了數以億萬計的外資進入到台灣,不但帶動了台灣產業升級,同時也使得台灣產業有機會走向國際舞台,大幅提高了台灣總體的競爭力。
  副總統認為,政府開放民間經營有線電視系統,比電信自由化還要早幾年。然而,今天有線電視產業無論是產業的經濟規模,對關聯產業所帶動的乘數效果,乃至於對消費者福利與選擇權的提升,都無法和自由化之後的電信產業相提並論。也因此,台灣有線電視的產業鏈,迄未建立,其市場價值與秩序也沒有培養起來,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副總統指出,2000年前後,外資注意到了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價值,開始投資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從早先的霸菱通訊創投基金到全球著名的凱雷基金、麥格里投資集團、安博凱投資公司等,紛紛進入台灣有線電視市場。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也帶來了經營管理的Know How,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投入,穩定了有線電視的市場秩序,並且解決了許多系統與頻道因財務問題所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
  副總統表示,當前有線電視產業面臨的新挑戰就是數位化。根據許多專家學者的看法,數位化或許是台灣有線電視產業脫胎換骨的關鍵因素。然而,有線電視系統數位化,不單單是新技術引進的問題,也涉及到產業整體發展,以及市場接受程度的問題。特別是在數位匯流的時代,我們必須借鏡電信自由化的經驗,讓有線電視產業自由化的程度能夠和電信產業並駕齊驅,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唯有如此,台灣的有線電視產業才能開創新的生機。
  副總統相信,一個更自由而健全的有線電視數位化政策,有助於台灣數位產業產值的成長。推動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全面數位化,是政府與民間共同的目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與有線寬頻產業協會一起合作努力。希望再一個六年後的協會慶生會上,大家能看到台灣有線電視的全面數位化。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