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關心金門發展,繼今天上午參加「823戰役50週年」系列活動後,下午在行政院劉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陪同下,在該縣訪視,先後視察興建金嶝大橋預定地點、水頭碼頭及尚義機場建設營運狀況。
在各個訪視行程中,總統也聽取相關簡報,就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深入瞭解。視察興建金嶝大橋預定地點行程之後,總統並到浯島城隍廟上香祈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也在縣政府就金門的全方位建設,與當地人士座談。
總統在座談會致詞表示,今天他很高興能來參加「823戰役50週年」紀念大會,並在系列活動後與鄉親們座談,聽取大家的意見。對於縣政府的8個提案,總統初步回應說,政府已有原則性的規劃,並將由行政院經建會就後三通時代的金門發展提出綜合評估,該項評估也就是後三通之後的金門發展願景。他強調,金門的發展不只是著重4年、8年,而是要更長遠。
總統也指出,現在廈門發展快速,金門能否與廈門一起成長?尤其是金門、廈門已成一日生活圈,兩者應發揮互補功能、相互支援,在兩岸關係改善後,相信會自然發展。因此,如何順勢而為,使金門民眾生活得更好,這是大家應思考的問題;如何把金門這個全世界曾被砲擊最密集的地方,從二十世紀的「殺戮戰場」轉變成二十一世紀的「和平廣場」,值得大家共同努力,這樣也才能告慰823戰役殉國、殉難將士的在天之靈。
總統進一步指出,金門的建設除了有一些是政治問題之外,其他主要涉及的是經濟、工程、技術等層面,而現任的行政院薛秘書長兼任福建省主席,金門建設所涉及很多中央機關相關的業務,可由他居高臨下來協調,這是金門很大的優勢。
有關興建金嶝大橋的計畫,總統也表示並不排除的開放態度,不過他提醒說,在後三通時代,將與現在有所不同,以後台灣到廈門是否需經過金門?事實上,興建金嶝大橋的技術沒有問題,但其政治意涵以及通車之後的效果如何,大家可多思考,經建會一定會在年底前做出評估。總統說,改善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是一個前提,但中國一定要開放更多的觀光客來金門,而這也應納入兩岸協商重點,畢竟光靠台灣旅客過境金門是不夠的。另外,有關李縣長所提海空港交專家經營的議題,總統對此觀點持正面立場,認為可讓其發揮最大效益,但總統也指出,這個理念大家都有,重點是如何落實。
總統也鼓勵在場鄉親們提意見,除了由在座的政府首長答覆外,他並請經建會加以彙整,在年底前提出評估;在年底前能作的,他也請經建會儘早提出、加以落實。總統特別強調金門在後三通時代的願景,要作就好好作,一定會在有計畫、有預算、有時間的情況下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