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7月16日
總統接見我國參加「2008 HOBY世界青少年領袖會議」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我國參加「2008 HOBY世界青少年領袖會議」代表,期許青年代表拿出最佳的表現,讓其他國家更深入地瞭解台灣。
總統表示,比起過去的學生而言,現在年輕朋友有很多出國並與外國人士交流的機會,所以如何培養正確的國際觀與價值觀,成為現在莘莘學子的首要課題。總統指出,他當時在哈佛大學唸書的時候,校長所推動的通識課程中,其中一門科目就是「外國文化史」,目的是希望哈佛學生對於外國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與認識,並培養出一種尊重、包容的情懷,以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原則。
總統回憶10年前在政治大學任教時,曾赴菲律賓參加有關「國際法」的會議,當時從馬尼拉機場一下飛機,就碰到一對台灣的夫婦向他打招呼,詢問之下,才得知這對夫妻並不是單純到菲律賓旅遊,而是應家中菲傭的邀請到菲律賓作客,總統說,這顯然並不是一般的主從關係,而是一種平等對待的朋友關係,也印證了「社會學」所提及「傳統社會進化到現代社會,很重要的價值就是從身分取向轉變成為契約取向」的觀念。對於外勞、外傭來台工作,我們必須以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如此才是偉大國家的重要表徵。
總統並指出,他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信義快速道路新店路段建設工程曾發生灌漿工程意外,包括兩位本國籍勞工以及兩位泰國籍勞工因工程意外而死亡,依當時規定本國籍勞工可獲30萬元賠償金,而外勞依照仲介公司的契約只能獲得5千元賠償金;總統認為,這些人同樣為了台北市的建設工程而犧牲生命,所獲得的賠償也應該相同,經過他的努力,兩位犧牲的泰國勞工同樣獲得30萬元賠償金,並立下中文及泰文紀念碑,以紀念為台北市犧牲奉獻的亡故勞工。總統表示,任何為了台北犧牲奉獻的人,都應該被視為台北人來看待,才是徹底的國際觀。
總統最後並以國父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來期勉領袖會議代表,以「不卑不亢、包容關懷」的正確心態對待其他外國朋友,才能讓國際友人瞭解台灣、喜愛台灣。
代表成員朱治垣對於有機會前往美國華盛頓參加「HOBY世界青少年領袖會議」,感到十分榮幸,並希望不負總統的期許,以「不卑不亢」的理念與態度面對所有外國朋友,充分展現我國的活力、自信與人道關懷。
我國參加 「2008 HOBY世界青少年領袖會議」代表王珩、王晴瑩、朱治垣、李采融、沈一心、周思婷、林品均、林韋伶、施懿容、韋冠廷、張文泠、張瑋軒、梁贏方、莊翔甯、陳芊卉、陳冠妤、陳郁仁、曾筱婷、曾翰柏、楊涵婷、萬冠宏、蔡依恬、鄭盛元、簡昕立、蘇莉婷,下午由美國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李黛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