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7月16日
總統接見第14屆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接見第14屆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一行,並對遠道回國的世界台商們表達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該會由來自全球54國的160個分會所組成,成立於民國83年,迄今已有14年,甚具規模,在促進國內外聯繫方面,展現卓越的組織能力。總統特別對遍佈世界的台商們表示,他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策,是希望將台灣打造成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以及外商的亞太總部。台灣的地理位置優越,正好位於東亞地理中心,台灣到東亞各主要城市的飛行時間平均約3個多小時,航運時間約為13小時,因此台灣比任何東亞的城市或首都到其他城市的距離來得短。此外,台灣東臨的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北鄰的日本,是第二大經濟體,西鄰的中國大陸,是第四大經濟體,南邊的東南亞國協,是第五大經濟體。在優越的地理條件下,他希望台灣與全球迅速接軌後,可以成為台商的全球營運總部與外商的亞太營運總部。
總統進一步表示,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新政府在5月20日上任後,便著手於強化台灣經濟體質及改善投資環境。雖然目前因為國際景氣疲軟、油價與糧價走高,造成國內經濟發展趨緩的現象,然而這樣中、短期的現象,不應影響政府對於長期經濟發展的努力;他強調,因為體質若不強健,一旦機會來臨也很難發揮。因此,不論油價、糧價、電價的短期價格如何波動,新政府上台後便著手於擴大內需。這次的擴大內需方案不同於以往,是由下而上、讓各縣市提出最優先且最有可能在年底完成的項目,共580多件,讓中央來幫助地方發展。
除擴大內需方案之外,總統也指出,政府更透過許多不用花錢但馬上可以看到具體效果的方案來促進經濟,比如說推動兩岸客運週末包機直航以及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他強調,推動直航是相當具有戰略性的決定,因此受到全球的矚目。推動直航、放寬對中國大陸投資上限、讓兩岸變得更方便,並不是為了討好中國大陸,而是為了台灣的發展,因為這將有助於讓那些已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回流。隨著兩岸直航帶來的便利性,台商發展的空間也會增加。
總統表示,台商回台灣投資,對台灣當然有好處,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讓台灣的經營環境更有競爭力,因此我們要鬆綁,還要在稅制上進行檢討,讓它更有競爭力。財政部已成立了稅賦改革委員會,希望就營所稅、遺產稅、贈與稅等租稅制度進行檢討,提高台灣的競爭力。在鬆綁方面,新政府取消了金融業赴中國大陸投資及台灣居民購買海外基金等限制,對於能在台灣銷售的海外基金當中中國大陸資金所佔比例的限制,也由過去的4%提高到10%;此外,台灣和香港相互可讓股票指數型基金(ETF)掛牌;也酌量取消台灣對中國大陸股市的投資限制。他認為,鬆綁的政策對於資金回流有益,因為限制太多影響資金的流動,使得資金外移,在過去八年間,估計資金外流將近4兆。
總統也表示,他競選時提出的「愛台12項建設」,將有3兆9900多億資金投入國家基礎建設,其中有3分之2由政府出資,3分之1由民間投資,政府投資約2兆6000多億,分成8年,每年約3000多億。雖然金額不是很大,但是意義重大,因為過去幾年政府的對內投資呈現負成長,如此會讓投資人採取觀望態度,所以政府要帶頭改善基礎建設。
總統進一步表示,雖然台灣的基礎建設相當不錯,但仍有改善空間。比如我們應該發展城市的大眾運輸,目前除了台北市之外,大部分的城市中,居民相當依賴機車與汽車代步,這不僅不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也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在各種大眾運輸方式中,我們希望發展軌道運輸,因為軌道運輸對能源的消耗較少,而且會讓交通比較便利。未來將在北、中、南打造便捷的交通網:在桃園打造航空城;在中部結合清泉崗機場、台中港和進行中的捷運系統,讓台中成為中部運籌中心;讓高雄進一步變成自由港,增加轉口貨櫃量。至於東部地區,希望能進一步改善交通,因為東部幹線至今尚未完成電氣化及雙軌化,再加上國內航空業不景氣,花東飛航班次很少,致使交通往來相當不便,他希望能為東部居民改善交通,除了要在5年內完成鐵路電氣化及雙軌化之外,也希望透過兩岸直航帶動國內航空業再起,進而增加花東航線班次;此外蘇花公路替代道路的整修也能為當地居民行的安全帶來更多的保障。
總統強調,這些基礎建設都需要大投資,唯有政府帶頭去做,民間投資才會進來。他期望在執政期間,能為台灣經濟打造好的發展環境及未來的發展基礎。他說,台商是台灣的資產,政府一定會珍惜並重視大家的需求。對於世界台商總會計畫在台灣成立總會館,總統除表示樂觀其成,也指示相關部會多加配合。
訪賓除感謝總統撥冗接見,也對總統提出的建設藍圖表示推崇。鑑於9月該會即將在台灣召開年會,總會長也邀請總統撥冗參加,共襄盛舉。
第14屆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下午由總會長梁政淵率領、財政部部長李述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