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7月16日
總統接見中小企業協會代表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中小企業協會代表,肯定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總統表示,全國有124萬家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98%,僱用人員佔整個就業人口77%,中小企業可說是台灣企業的主力,也是提供就業機會最大的來源,因此中小企業在我國企業結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總統指出,過去60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被世界譽為奇蹟,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小企業的體質健全,這與其他國家傾全國之力輔導大型企業而忽略中小型企業的政策完全不同,台灣企業具有創新能力、行銷潛力,能快速因應環境變化,這也使台灣經濟在歷經石油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等衝擊後,仍能存活且健全的發展,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總統進一步表示,最近台灣的經濟遭逢嚴峻的挑戰,一方面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另方面因油源短缺,使若干糧食生產國將玉米、大豆轉作生質能源,使糧價也上漲,雙漲造成台灣非常大的困難。台灣是一個淺碟型經濟,尤其是石油與部分重要糧食均仰賴進口,讓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家看到股市跌跌不休,輸入性的通貨膨脹持續發展。總統強調,政府對於企業與經濟絕對不會坐視不救,一方面央行升息半碼,希望能對通膨適當管制,另方面,股市基本上是反應一國的經濟情況,而台灣經濟基本面並不差,前六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除比日本差外,排名第2,股市與今年年初相比,下降幅度也不是亞洲最高,比其他國家低一點,因此台灣經濟體質並不差,但由於「雙漲」因素,使許多人失去了信心,因此政府要做的除了反應市場現況外,也應照顧無法因應「雙漲」的弱勢族群。
總統接著表示,除照顧弱勢族群外,政府的政策是要強化經濟體質、改善投資環境,這些都是長期的作法,目的是希望在這波經濟困境逐漸減緩後,能讓這些措施發揮效果。
至於政府應如何照顧中小企業讓大家發展得更好,總統則提出幾項看法,包括:中小企業融資一向較為困難,因此政府會強化中小企業融資,同時增加中小企業信用保證金的額度;將透過經濟部與外貿協會加強中小企業的國際行銷與海外拓展服務;是否引進外勞則將由業者與工會共同研商採行大家可接受的方案;由經濟部協助業者完成提升人力素質,加強員工在職訓練等工作;經濟部的科專經費,由現在20%提高到30%;請經濟部提出完整方案,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總統也請經濟部將中小企業的提案,送請各部會共同研商具體解決方案,彙整成冊後再邀集企業代表與各相關主管部會三週內一起開會。
對於代表們所提的問題,總統回應表示,有些政府已經有大方向,例如,如何突破「東協加三」所帶來的影響,政府正密切注意中,自2002年東協宣布與大陸成立「十加一」關係後,日本與韓國也希望能跟進。而他在2003年到新加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所舉辦的「東亞經濟高峰會」應邀演講,題目為「為什麼不能十加四」(Why not ten plus four),意思是如果東協可容納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為什麼不能容納台灣。會中他有機會與新加坡李光耀資政對話,李資政說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曾與陳前總統會晤,陳前總統表示希望能與新加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這項協商早於國民黨時代即已開始,後來因為中共打壓與前政府堅持用「台灣」的名稱而未能完成。總統說,自由貿易協定是世界貿易組織體制中為促進雙邊貿易自由化而設計的,換言之,台灣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締約國,名稱為「台澎金馬單獨關稅領域」,如果續用此一名稱與其他WTO成員協商FTA則阻力會很小,因為該組織已接受了台灣,用組織核可的名稱,爭議會較小,但當時堅持用「台灣」,讓新加坡感到為難,而此案也不了了之,其後,台灣曾提出用台灣經濟體(TEE)對方也沒興趣,卡在一個名稱,讓台灣無法向前進,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總統指出,新政府希望能化解這個困境,一方面是希望台灣在國際上不要再受到孤立,在WTO或APEC架構下與大陸方面改善經濟關係。而高雄中小企業提到是否能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方式,也就是大陸與香港、澳門所採取的方式來解決,此點在前政府已表示不能接受,主要是擔心被矮化成與香港、澳門一樣,這個理由是可被接受的,大陸反對用FTA,認為是國與國的關係,台灣則反對用CEPA,認為是港澳模式,而折衷的辦法是用其他名稱,他在競選時曾提出以全面經濟合作協議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個方式也需要視未來協商及中國大陸與台灣相互需求而定。
總統表示,新政府所推動的兩岸週末包機與大陸觀光客來台只是作法中的第一步,未來會就雙方關切的問題,包括最短距離直航、海運直航、貨運包機、投資保障、避免雙重課稅、雙方科技規格的協議,乃至爭端解決的機制,逐步納入協商議程中。在與大陸改善經貿關係的同時,台灣也希望與貿易對手在自由貿易協定方面能有所進展,包括美國在內,這樣使得台灣一方面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一方面也能透過雙邊貿易的自由化讓台灣將來在東協「加三」、「加四」、「加五」、「加六」形成後,不會被邊緣化,因為被邊緣化的後果非常嚴重,據國內經濟學者研究指出,如果在「十加三」成形甚至於在「十加一」成形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因此而下降1%,這方面政府會非常注意。
有關開放中國專業人士來台從事專業活動,總統表示,人員的交流也是政府未來要推動的政策,有關開放陸資來台也在計畫上,均需逐步完成,至於開放到何種程度,未來都可以討論。大家都注意到,劉內閣上任後很快就通過週末包機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開放擴大「小三通」及於沒有任何身分限制、開放人民幣兌換、縣市長也可以到大陸從事地方自治範圍內的活動,例如招商攬客等,讓地方政府也能發揮潛力。政府的施政大方向是預備將台灣與大陸的經濟關係全面正常化,這是需要逐步漸進的。
總統強調,他知道大家都等不及了,可是有許多問題仍要想清楚,走得太快有時反而會跌倒,我們寧可稍為穩健,但每踏出一步都非常實在、穩當。
總統表示,有些南部廠商對他抱怨,為什麼政府還不趕快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韓國都已經簽了,這些廠商的國際知識與觸角是非常敏銳,因為一旦美韓已經簽訂而台灣與美國之間沒有簽署,一些傳統但具創意的產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傳統產業將會受到將近20億美元的影響。政府的責任在打造一個自由方便的大環境,讓中小企業發揮,政府將環境打造好了,做不做由企業判斷,但若無環境,企業即使想做也無從做起,所以政府的功能就是要幫助企業改善投資環境。總統也舉他在台北市長任內處理內湖與南港工業區為例要求各相關部會要與企業對話,當場解決問題不要拖。
中小企業協會代表下午由經濟部次長鄧振中陪同前來總統府與總統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