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7年07月09日
總統出席「天下雜誌」特刊及紀實影片獻禮活動
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出席「天下雜誌」第400期特刊及<成長>紀實影片獻禮活動,並以見證人身分,肯定該雜誌將特刊及影片捐贈給全國各級學校及鄉鎮市共四千多所圖書館的義舉。
總統致詞表示,能參加今天下午的聚會,他心中非常感動,「天下雜誌」27年前創刊以來開始了出版界的傳奇,在「天下雜誌」創刊的三個月之後,他正好辭去在紐約華爾街任職的律師工作回到台灣,因此他可謂與「天下雜誌」一起成長,只不過「天下雜誌」比他更為亮麗,因為我們看到「天下雜誌」對這塊土地的關懷以及對社會正面力量的鼓勵,同時也呈現中文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動了許多人。
總統也表示,「天下雜誌」有時為挖掘問題,特別花費鉅資出國作深入探討,提供了我們社會忽略的問題、盲點與死角,在「天下雜誌」的鼓勵下,讓很多人在奮鬥的過程中得到很多的靈感,這次特刊特別挑選72位在逆境成長的人物,也是出自同樣的考慮。總統特別以會場背板所展現的指標人物為例說,他們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都有願景,並採取創新方式、完整的策略來實現願景,對於自己的願景、理想充滿熱情,付出行動,這也是他常說的Vision,Innovation,Strategy,Passion,Action(VISPA)程序,透過此一程序,他們創造了值得大家效法與深思的發展模式。
總統進一步表示,50天前他開始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他記得競選時,「天下雜誌」殷董事長對他說,未來的路不好走,但不好走也要走,我們的體質要強化,環境要改善,這樣才能更有能力因應逆境。3月22日之後,大家特別有期待,而在他上任之後,油價不得不向上調漲,緊接而來的通貨膨脹上升,股價下跌,許多人因此感到失望,感覺與物價上漲成反比。
總統指出,碰到逆境我們不能慌亂,要冷靜沈著,要思考根本的與長期的問題,而不是只著重解決短期的現象,因此他強調,我們一定要改善投資環境,強化經濟體質,務實地把8年來未做好、要改善、要開放的趕快落實,用更好的準備,等待翻身的機會,不能在等待中磋砣歲月。他以週末包機直航為例說,他當然知道週末包機直航不會立刻帶來大幅成長,但這條路現在如果不走、該做未做的話,有一天可能會成為被指責的焦點;同樣的,應鬆綁、開放的,我們應趁此時做好,才能趁勢而起。他再度強調,台灣在各方面的本質非常好,地理位置也很優越,國人不要因為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而氣餒,我們要把握重點,發揮本質,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才是我們國家應走的方向。
總統並推崇「天下雜誌」所介紹在逆境奮鬥成功的個案,這些個案讓很多人得到鼓勵,而政府更應改善大環境,實現人民願景,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他認為,台灣人民本身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的成功本質沒有改變,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當國際環境轉好時,台灣一定會乘勢而起,因為我們不是第一次經歷,我們度過了兩次石油危機及亞洲金融風暴,當條件並不比我們好的國家能度過時,我們更有信心,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度過,相信「天下雜誌」會把這段國人一起奮鬥的故事記錄下來,在2年、3年、5年後證明穩健沈著有願景的台灣人民,與政府一起突破困境。